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棉花B烟草C高粱D芦苇2.不属于农作物生产环境条件的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施肥3.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纤维作物是A棉花C黄麻C大麻D亚麻4.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复种指数是A50%B100%C150%D200%5.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作物是A小麦B玉米C花生D水稻6.不属于复种热量指标的是A生长期B积温C界限温度D发育起点温度7.我国北方地区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前后茬农作物季节矛盾的有效方法是A间作B套作C轮作D连作8.能延长作物的共生期,提高作物产量,而前茬作物产量又不受影响的种植方式是A间作B套作C混作D单作9.由于连作引起的结果是A有害物质增加B土壤养分协调C土壤结构改善D土壤耕性良好10.大于等于10℃的积温在3000-3500℃的地区,可以采取的熟制是A二年三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一年四熟11.套种和间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两者的不同是A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生育期的一半D后者不到其生育期的一半12.下列耕作措施中,作用土层最深的是A翻耕B旋耕C耙地D镇压13.对垄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低土温B利于排涝C压埋杂草D改善土壤透气性14.小麦拔节期50%以上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A0.5-1CMB1-1.5CMC1.5-2CMD2-2.5CM15.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小麦品种是A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春性品种D无法确定16.对于早秋茬地,一般地播种前耕地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7.下列肥料中用作小麦种肥最安全的是A碳酸氢铵B氯化铵C硫酸铵D尿素18.小麦要高产,底肥要充足,底肥用量一般为总施肥量的A30-40%B40-50%C60-80%D85-90%19.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3Kg左右,如果用尿素(含氮46%)提供这些氮素。尿素的理论用量大约为A3KgB7KgC10KgD12Kg20.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10-20%B30-40%C50-60%D75-80%21.、一般良好的小麦种子,其发芽率应达到A60%B70%C80%D90%22.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A3℃B5-10℃C13-18℃D20-22℃23.我国冬麦区小麦的第二个分蘖旺盛阶段出现在A返青期B起身期C拔节期D越冬期24.小麦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A1-2℃B5-8℃C16-20℃D25-30℃25.我国冬小麦区,拔节期的适宜叶面积系数是A1-2B3-4C4-5D6-826.是冬小麦后期主攻目标的选项是A秆壮不倒C穗大C粒多D提高粒重27.对冬性强的小麦品种,在确定播种期和播种量时应A早播少播B早播多播C晚播少播D晚播多播28.早熟玉米品种夏播时生长期大约在A60-70天B70-85天C85-95天D96天以上29.玉米成熟期果穗上的子柆变硬,子粒尖冠出现黑层或子粒乳线消失,全田达到此标准的植株数应达到A30%B50%C70%D90%30.玉米苗期扒土晒根时,天数一般是A3-5天B7-15天C15-20天D20-30天31.玉米穗期中耕次数一般是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32.玉米播种的适宜深度是A3-4CMB4-6CMC6-8CMD8-10CM33.株高在80-100CM的棉田,每亩的适宜棉花株数是A3000-3500株B3500-4000株C4000-5000株D5000-6000株34.棉花打顶时间各地必须完成在早霜到来前A20-30天B40-50天C60-70天D80-90天35.对棉花产量贡献最大的是A伏前桃B伏桃C早秋桃D晚秋桃36.普通型花生种子的休眠期一般是A20天B30天C40天D50天37.花生一生中,对缺少氮素最敏感的时期是A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D饱果成熟期38.花生第一、二对侧枝及其次生枝上的结果数一般占单株结果数的A20-30%B40-50%C60-70%D80-90%39.花生有果壳有保护种子的作用,故适宜进行剥壳的时间应在播种前A2-4天B5-7天C8-10天D11-13天40.甘薯发生冷害的条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温度低于A16℃B12℃C9℃D0℃41.甘薯水平浅栽法的适宜栽植深度是A1-2CMB3-4CMC6-7CMD10-13CM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