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浇构造〔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1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现场搅拌的陶粒、浮石轻骨料普通砂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全现浇大模板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轻骨料:浮石:粒径不宜大于20mm不允许含有超过粒径两倍的颗粒。级配要求为通过5mm筛孔不大于90通过10mm筛孔为30~70;通过200mm筛孔不大于10。空隙率不大于50吸水率1h比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松散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陶粒:与上述要求一样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0时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时不大于3。水泥:325、425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的规定。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小勺、水桶、胶皮水、外加剂计量容器等。2.2作业条件: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2003为一批〔缺乏200m3按一批〕必须检验:松散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1h吸水率。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试验室进展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保持颗粒混合均匀防止大小颗粒别离按自然级配堆放时其高度不宜超过2m防止树叶、泥土或其它有害物质混入。模板拼缝应严假设采用木模时必须浇水潮湿。外墙大模板外模下口圈梁部位应有防止漏浆的措施。施工前熟悉图纸的设计要求进展技术交底。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3.2材料计量: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均按重量计骨料计量允许偏向应小于±3水泥、水和外加剂计量允许偏向应小于±2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湿因此根据配合比确定用水量时还须计算骨料的含水量〔搅拌前应测定骨料含水率〕做相应的调整在搅拌过程中应经常抽测雨天或坍落度异常应及时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水灰比可用总水灰比表示总用水量应包括配合比有效用水量和轻骨料lh吸水量两局部。3.3搅拌:加料顺序: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先加1/2的用水量。然后参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约1min再加剩余的水量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采用强迫式搅拌机先加细骨料、水泥和粗骨料搅拌约1min再加水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搅拌时间:应比普通混凝土稍长其搅拌时间约3min。轻骨料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轻骨料吸收水分故在施工中宜用坍落度值来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并控制水灰比这样更切合实际年便于掌握。3.4运输:在初轻骨料吸水才能很强所以在施工中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由搅拌机出口至作业面浇筑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5min。宜用吊斗直接由搅拌机出料口吊至作业面浇筑防止或减少中途倒运假设导致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变小时宜在浇筑前人工二次搅拌。3.5浇筑: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展对大模板工程每层浇筑高度第一层不应超过50cm以后每次不超过lm假设留施工缝应垂直留在内外墙交接处及流水段分界处设铅丝网或堵头模板继续施工前必须将接合处清理干净浇水潮湿然后再浇筑混凝土。3.6振捣:轻骨料度轻故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振点要适当加分布均匀其振捣间距小于普通混凝土间距不应大于振动作用半径的1倍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浇筑高度。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混凝土外表用工具将外露轻骨料压入砂浆中然后将外表用木抹子抹平。3.7养护:常温下轻骨料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1MPa。拆模后及时喷水养护或覆盖薄膜潮湿养护防止失水出现干缩裂纹。全现浇大模板外墙采用三角托架时外墙混凝土强度控制不低于7.5MPa保证三角托架的平安要求。3.8冬施工:按冬施方案执行。不得使用带有冰雪及冻块的骨料。运输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冬轻骨料不可能浇水预湿当使用自然风干状态的轻骨料时应调整坍落度控制值一般取12~14cm比常温下增大4~6cm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至浇筑地点约降至8~10cm即可保证得到可振捣实的混凝土又可控制混凝土不致由于塑性过大发生粗骨料上浮而造成离析现象。拌制浮石混凝土可采用二次上料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