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分析研究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VIP免费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分析研究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_第1页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分析研究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_第2页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分析研究 国土资源管理专业_第3页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摘要:论述了黄土的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指标及影响湿陷性的因素,提出了防止建筑物因湿陷性危害所应采取的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关键词:黄土湿陷性评价防范措施凡以风力搬运沉积又没有经过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含碳酸盐类并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也称原生黄土;其他成因呈黄色的,又常具有层理和夹有砂、砾石层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也称次生黄土。黄土和黄土状土(以下统称黄土)在我国的黄土高原特别发育,地层全,厚度大。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63.5万km2,其中具有湿陷性的约38万kIn2,分布在北纬330一420,东经10lo一1150之间。其代表地层为晚更新统(Q。)黄土(马兰黄土)及全新统早期(Q。)黄土,均匀、疏松、大孔和虫孔发育,具垂直节理,有较强的湿陷性,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湿陷性黄土地基易产生变形,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甚至倾斜。故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进行湿陷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1黄土的湿陷机理黄土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在干燥少雨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粘聚力,土壤湿度变小,上覆土层不足以克服土中形成的加固粘聚力,形成欠压密状态,一旦受水浸湿,加固粘聚力消失,就产生湿陷。2.1湿陷性的判定黄土的湿陷性主要是利用现场采集的不扰动土样,通过室内浸水压缩试验求得的湿陷系数6s,据此判定是否具有湿陷性。其公式如下:8s=(hp—hp’)瓜式中:hp为保持天然湿度和结构的土壤试样,加压至一定压力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ho为土壤试样的原始高度。当8s<0.015时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当8s≥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而湿陷黄土的湿陷程度,又可根据湿陷系数值的大小分为三种,当0.015≤艿s≤0.03时,湿陷性轻微;当0.03<8s≤0.07时,湿陷性中等:当&>O.07时,湿陷性强烈。2.2建筑场地湿陷类型的划分建筑场地的湿陷类型,按实测自重湿陷量(舷7)或按室内压缩试验累计计算的自重湿陷量(△z8)判定。当△zs7(缸)≤70IIlln时,定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当△zs7(△鹧)>70姗时,定为自重湿陷性场地。2。3湿陷等级划分地基湿陷程度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积的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等因素按表1判定。2.黄土的湿陷性评价表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3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3.1颗粒组成湿陷性黄土的颗粒以粉粒(0.05mm一0.005咖)收稿日期:2005.05-21·24·为主,常占60%以上;其次为砂粒(>O.05姗),约占10%一30%,粘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