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9页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农畜产品加工业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富民兴区的重要支撑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对于调整优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农畜产品加工现状及存在问题,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及发展优势(一)基本情况内蒙古地域辽阔,农牧业物种资源丰富,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区把农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规模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加工增值能力稳步提升,第2页共49页第1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9页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成为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工业经济支柱产业。2010年,全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2072家,共实现销售收入2429.1亿元,完成增加值724.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8.1亿元。“十一五”期间,销售收入和增加值年均增长均为25.5%,利润年均增长27.4%。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720.9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13.7%,在全区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中,仅次于能源、冶金建材工业排第三位。2.形成了以乳制品加工为优势,六大主导产业多元发展、协同带动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以乳、肉、绒、粮油、马铃薯(蔬菜瓜果)、饲草饲料和特种生物资源(沙)六大主导产业为框架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乳、绒两大优势产业保持全国领先,羊绒产业成为我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肉类产业是我区具有资源、市场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粮油产业地位日益提升,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出亮点。菜薯、饲草饲料和特种生物资源及沙产业等特色新兴产业也快速成长,不断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新兴产业多元并举发展的产业格局。第3页共49页第2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9页3.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牛奶、羊绒、肉牛、肉羊、玉米、小麦、水稻、高油大豆、马铃薯、番茄(红干椒)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聚集带。乳产业形成了以呼、包二市及呼伦贝尔为核心区的东西部两大优势生产加工基地;玉米产业正在形成以通辽和呼和浩特市为中心的两大集群;锡盟的肉羊、呼伦贝尔的大豆加工、通辽、赤峰的肉牛已成为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以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市沿黄河两岸为核心的羊绒产业带和以巴彦淖尔市为核心的蕃茄生产加工基地等产业集群成为我区农畜产品加工的重要支撑。4.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2010年,全区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加工企业400家,销售收入占80.3%,其中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加工企业29家,销售收入占44%,大型骨干企业支撑作用突出。伊利、蒙牛销售收入均突破300亿元,双双进入世界乳业20强。鄂尔多斯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绒制品供应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29户企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本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58家。在培育本土龙头企业的同时,先后引进了河南双汇、北京三元、上海光明乳业、山东金锣、河北梅花味精、新疆屯河、台湾旺旺、江苏雨第4页共49页第3页共4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49页润等46家区外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之一的雀巢集团也在区内落户,优势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