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调查与思考[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1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2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着眼未来,扬长避短,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活力,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建成西部制造业中心和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服务体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企业家,打造一大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经过10余年左右的努力,将德阳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到2011年主要目标为: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到2020年主要目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同类城市领先地位,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人才培养和聚集体系。使德阳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一流的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人才聚集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有较大影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西部充满活力和竞争能力的科技创新型城市。3实施步骤。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9-20010年)。制定相关专项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启动重点项目建设。第二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1-20一五年)。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初步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第三阶段:加快发展和完善阶段(2016-2020年)。实现各项目标,全面建成科技创新型城市。[论/文/网LunWenNet/Com]4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4.1工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