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鸡”战术地域通信系统国别:英国类别:指挥自动化与电子战装备陆军指挥自动化发展过程:该系统于1973年开始研制,80年代初投入生产,1986年装备英国陆军,是英军第二代战场话音和数据通信系统。性能特点:1.机动性较好。2.实现了全数字化,可保证较好的语音质量。3.自动交换。4.具有较高的保密性。5.模块化结构,可以实现战场快速修复。基本数据:用户25个移动用户终端工作频段中心台发射机72.5~87.5兆赫移动用户发射机136~156兆赫中心台覆盖半径移动用户15千米固定用户30千米信道带宽12.5千赫“塔克法”炮兵战术射击指挥系统国别:美国类别:指挥自动化与电子战装备陆军指挥自动化发展过程:该系统是美国研制的炮兵部队计算机化的射击指挥系统。1980年装备美国陆军重型师。主要用于炮兵射击指挥。性能特点:①可以自动完成战术射击指挥、技术射击指挥、目标情报处理、火力计划、射击分队状况及弹药状况统计、气象数据接收、存储与分发以及炮兵测地计算与测地数据的存储等任务。从前沿观察所发现目标到火炮射击的时间缩短到1分钟。②该系统可与美陆军的新型自动化系统接口。AN/TPQ-36迫击炮侦察雷达、AN/TPQ-37火炮侦察雷达、BCS炮兵连计算系统、AN/TMQ-31型自动化气象站、AN/TVQ-2型地面/车载激光目标定位指示仪以及无人驾驶侦察机将直接向“塔克法”系统计算机发送数字信息。③该系统庞大而复杂,性能已落后。基本数据:“塔克法”系统指挥射击单位数为15个(营系统)、100个(师系统),战术射击指挥时间小于20秒,炮兵目标情报处理时间15秒,火力计划(35个目标,10个射击单位)1分49秒,射击诸元计算6秒,测地计算(15条导线边)2.2秒,计算机存储目标数300个(营)、1364个(师),存储火力计划数31个,功耗1120瓦;重量205千克;平均无故障时间780小时。作战应用:海湾战争中,该系统首次投入实战使用,提高了美军野战炮兵火力支援的效率,同时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设备笨重、可靠性差,机动能力难以跟上机动作战部队,操作使用复杂,故障率较高等。因此,美军计划90年代用新型的“阿法兹”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取代该系统。“宙斯盾”舰载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国别:美国类别:指挥自动化系统和电子装备图片:发展过程:该系统是美国研制的海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1981年装备美国海军主要驱逐舰和护卫舰,用于对抗反舰导弹,具有区域防空能力。性能特点:①雷达工作方式转换迅速。雷达从搜索方式转为跟踪方式仅需50微秒,能够对付掠海飞行或大角度俯冲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反应速度快。②可以在严重的电子干扰(包括消极和积极干扰)、海杂波以及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③能够在无后勤保障的情况下持续工作40-60天,系统的大修周期为4年系统可靠性高。④可综合利用舰上的各种武器,同时拦截多个目标,具有对付饱和攻击能力⑤能够对付高、中、低、超低空目标以及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基本数据:系统组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指挥决策分系统武器、火控分系统敌我识别、电子对抗分系统防空距离70~180千米(中程)1800~400千米(远程)同时引导攻击数量18枚标准舰空导弹AN/TSQ-73型防空导弹指挥与协调系统国别:美国类别:指挥自动化与电子战装备陆军指挥自动化型号:AN/TSQ-73型发展过程:该系统是美国研制的机动式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1975年装备美国陆军部队防空炮兵旅一级,或装备防空营一级。主要用于指挥“奈基Ⅱ”、改进型“霍克”、“爱国者”、“罗兰”等防空导弹系统,并可进行空中交通管制。性能特点:①反应快速,性能可靠。②可与陆军、空军的其它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数字信息联络和交换。③操作简便,需用人员少,高级战备状态下只需3人。基本数据:发现、识别和分配目标平均时间3.7分钟识别并命中目标总平均时间208秒识别已方飞机平均时间57秒系统完成作战任务的有效率为70%(对低空目标)、69%(对中空目标)、49%(对高空目标)AN/GYK-12通用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20万次/秒存储量为39.32万字每个存储器容量为1.2兆字节,系统数学模型程序为86000条,作战指挥程序27000条计算机重204千克平均故障间隔时间750小时平均修理时间10分钟地域通信系统国别:美国类别:指挥自动化与电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