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探索摘要:把生涯发展、生涯发展辅导等概念引入初级中学教育领域,通过建设和实施生涯发展辅导课程,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生活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学习与个体自我觉察、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良好个性的同时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结合内地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现状研究出一个综合性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旨在促进学生生涯成熟。关键词: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前言:生涯,英文名为career,来自罗马字viacarraria及拉丁文carrus,均有古代战车之意,后来引申为道路。现在常指人生的发展道路,也指人或事物所经历的途径,还有人把它看作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和职位等。生涯教育,是为人们设计的一种教育措施,其教育目标在于使每一个个体能认识自我,必须选择一种合适而有意义的工作的决策能力的教育,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进行生涯的认知、试探与准备。此历程从学前教育开始直至成人继续教育为止。生涯发展教育强调个体全面地发展和发挥个人的特色,本课题组在西方以及港台地区生涯理念的启发下,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涯辅导的现状以及有关专家的观点,提出了我们关于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的构想模式,以期能给我国生涯发展教育的实践带来一些参考。一、生涯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由于生涯辅导理论的提出使职业辅导转变为生涯辅导,也正是因为生涯辅导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运用,生涯辅导工作才成为学校心理辅导和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早在1908年“心理辅导之父”帕森斯在《选择职业》一书中就强调:职业选择必须与个体的兴趣、能力、个性特点和客观条件相结合,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素质,态度和潜能,同时对个体局限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性和自身条件作客观评价,才能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搭配,从而作出恰当的职业选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许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开始探索职业行为与生涯发展的问题。较有代表性的是舒伯(Super)提出的生涯发展理论。60年代,西方又提出了生涯发展和辅导理论。70年代在美国又兴起了生涯教育运动。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它强调所有教育的经验、课程、教学及咨询辅导,是为个人将来经济独立、自我实现及敬业乐群所作的准备。80年代生涯发展理论又有了新的进展,将生涯辅导引向个体连续发展历程中,溶入于个体的自我发展进程、角色发展的进程中,直至扩展到终生发展的领域与范围。使之成为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正在日益地展现其功能。二、我国生涯辅导(careerguidance)的现状(一)港台地区生涯教育的现状从总体上说,生涯教育进入台湾之后,延续了西方的理论体系。台湾教育部于1999年9月30日公布《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确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为国民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并于1999年10月17日教育部召开“九年一贯课程分科纲要小组召集人联席会”上增加生涯发展(careerdevelopment)议题。议题认为青少年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应有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帮助学生自我觉察,第二个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能力,生涯教育的课程多设置在《公民》这一课程中,由专职的公民教师担任,并提供生涯咨询的指导。香港就业指导机构一般是作为学生事务处下属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生涯教育被纳入“全人教育”的总体理念框架之中。所谓全人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协助学生开拓包括情绪、社交、职业、智能、体力和心灵、环境领域的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业指导机构中的专职辅导人员一般是通过公开招聘的程序,从社会中直接选拔而来的,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综上所述,国外乃至香港、台湾地区的生涯教育理论与模式,无论从方式还是内容上,都对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中学生生涯教育体系具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对如何立足于中学生生涯发展为着眼点,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