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农产品也要信仰创新——日本“一村一品”的成功典范时间:2011-12-2512:33来源:未知作者:onedoing点击:208次农产品也要信仰创新——日本“一村一品”的成功典范编者按同样是做休闲农业,为什么日本的创意农产品可以层出不穷?为什么日本人的创意理念让人叹为观止?为什么日本的创意农业可以让三产融合得更加完美无间?在日本人的眼里,一个乡村或农产品,没有优劣之分,只要站在消费者立场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只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只要再健康时尚一点,都会找到自己的机会和卖点。只要做到兼容并包,不浅尝则止,那就能做成享誉一方的大品牌。创新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如日本“松阪牛”,饲养程序极为严格,为了增进牛的食欲,每天要给牛喝啤酒,为牛按摩,甚至让牛听音乐、晒日光浴……这样的牛肉没有销路、这样的农庄没有游客那才是咄咄怪事一、“一村一品”——日本农业产业化成功模式“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所谓“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使每个市町村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一村一品”的实质是搞活地区经济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代表着这个地方在某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和全世界市场上享有的声誉,同时还反映着这个地方的精神风貌。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二、“一村一品”发起人——平松守彦先生这一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倡导的。平松守彦先生是日本大分县人,194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通产省工作,后来担任过国土厅地方振兴审议官等职。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1975年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开始时任大分县副知事,从1979年起任大分县知事。在家乡任职期间,他倡导并推行了“一村一品”运动。他首先以政府的名义在全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利用电视、广播及会议等机会宣传“一村一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村一品”,采取积极措施推广“一村一品”,起到了一定作用。大分县是日本“一村一品与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该县位于日本西南部,面积6337平方公里,人口约124万,由于境内多山少地,自然条件差,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平松守彦上任伊始,就到县内各地视察。所到之处尽是“我们村里没有资源”、“我们没有学校”、“道路条件太差”等叹息声。平松守彦认为,无论怎样抱怨都摆脱不了贫困,于是提出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已有的土特产品、旅游资源,那怕是一首民谣,无论什么都行,开发成在全国以至全世界都能叫得响的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一村一品”运动的开端。三、“一村一品”成功案例案例1:雪子寿司大分县本匠村一位名叫高桥文子的妇女本来是开理发店的,“建设丰之国学校”给了该村3个参加培训的名额,其中要一名妇女,村里就让她去,培训结束后,她回到村里,组织部分村民成立了一个“家乡本匠会”,准备做点什么有创意的事情,一开始他们想到的是组织“元祖/家乡特产邮寄”活动,即将当地出产的农产品包装装箱后邮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当地藉人,可以借此宣传本地的农产品,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装箱,高桥文子觉得很不满足,她想应该还要利用这些材料加工制作成美味食品更有意思。于是,“家乡本匠会”会员反复思考、试验,试做成了“香鱼寿司”、“竹笋寿司”这样一些以前没有过的寿司,但并没有名气。2001年,一个香菇种植者提出可否利用当地产的香菇制作成什么食品,还有人建议将制作的食品再送到林业厅举办的食品竞赛去参加评比,高桥文子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用萝卜、大叶和香菇混合制作成寿司饭,取名“雪子寿司”,并参加了林业厅的食品竞赛,夺得第一名,后又被选送代表大分县参加全国竞赛,又夺得第一名,立即引起了媒体关注,被媒体大势宣传报道,从此,毫不知名的一种寿司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