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VIP免费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_第1页
1/56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_第2页
2/56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_第3页
3/56
1概述1.1课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最近几年来,由于无线接入技术需求日益增大以及数据交换业务(如因特网、电子邮件、数据文件传输等)不断增加,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均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有力的推动力无线通信向高速通信方向发展。然而,工业、农业、车载电子系统、家用网络、医疗传感器和伺服执行机构等无线通信还未涉足或者刚刚涉足的领域,这些领域对数据吞吐量的要求很低,功率消耗也比现有标准提供的功率消耗低。此外,为了促使简单方便的,可以随意使用的无线装置大量涌现,需要在未来个人活动空间内布置大量的无线接入点,因而低廉的价格将起到关键作用。为降低元件的价格,以便这些装置批量生产,所以发展了一个关于这种网络的标准方案。Zigbee就是在这一标准下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对于这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无线技术,它不仅在工业、农业、军事、环境、医疗等传统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未来应用中还可以涉及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所有领域。由于各方面的制约,这种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还有待时日,但已经显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广泛应用。1.2国内外无线技术相关现状及Zigbee现状无线通信从固定方式发展为移动方式,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主要用于舰船及军有,采用短波频及电子管技术,至该阶段末期出现才出现150MHVHF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MTS。第二阶段为50年代到60年代,此时频段扩展至UHF450MHZ器件技术已向半导体过渡,大多为移动环境的专用系统,并解决了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的接续问题。第三阶段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频段扩展至800MHZ,美国Bell研究所提出蜂窝系统概念并于70年代末进行了AMPS试验。第四阶段为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为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兴起与大发展阶段,并逐步向个通信业务方向迈进,此时出现D-AMPS、TACS、ETACS、GSM\DCS、cdmaone、PDC、PHS、DECT、PACS、PCS、等各类系统与业务运行。第五阶段为90年代中至今,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兴起,其全球标准化及相应融合工作与样机研制和现场试验工作在快速推进,包括从第二代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平滑过渡问题内。近10年来,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科研、设备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国产移动通信设备交换系统、基站和手机等都已经投入生产,并陆续投方市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发和研究也正与世界同步。21世纪的电信技术正进入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未来十年将是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信息化社会到来以及IP技术兴起,正深刻地改变着电信网络的面貌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走向,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主要趋势是宽带化、分组化、综合化、个人化。无线技术也分不同种类,通常以产生无线信号的方式来区分,目前主要的方式有调频无线技术、红外无线技术和蓝牙无线技术三种,其成本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广泛应用于音响键鼠等各项内容,有很好的发展。而所谓无线技术,就是通过发射模块,以波的形式由接收模块接收,之后把发射的内容解调出来。Zigbee无线技术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GSM(全球移动通信)和CDMA(数字通信中出现的一种先进无线扩频通信技术),Zigbee模块类似与移动网络基点,Zigbee技术是建立在IEEE802.15.4标准上,为了促进Zigbee技术发展,2001年8月成立Zigbee联盟,2002年下半年,英国invensys公司、日本三菱电子公司、摩托罗拉电子公司以及荷兰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四大巨头共同宣布,它们将加入“Zigbee联盟”,目前该联盟已经有150家成员,以研发名为Zigbee的下一代无线通信为标准。其功能超越蓝牙简单而实用,大规模简化蓝牙的复杂,专注于低传输应用,但是Zigbee不支持语音,而其低功耗、低价格和可靠是它的亮点,让它超越蓝牙简单而实用。预计在未来Zigbee无线传输将大规模占领市场。1.3课题任务要求(1)实现Zigbee无线模块间的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51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无线发射极和接收机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