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1页北京市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字号大中小】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编制依据和目的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第3条编制重点第4条发展重要条件和存在问题第5条基本依据第6条规划范围第7条规划期限第二部分发展目标与策略第一章功能定位及发展目标第8条功能定位第9条发展目标第二章总体策略第10条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第11条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策略第12条城乡建设空间发展策略第13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发展策略第14条区域协调策略第三部分保护控制及建设引导第2页共21页第1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1页第三章人口与用地规模第15条人口规模第16条人口引导第17条人口结构及素质第18条用地规模第四章城乡建设的协调与引导第19条城镇空间布局第20条山区城镇结构第21条山区村庄建设第五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第一节生态保护与控制第22条山区绿化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第23条山区水源涵养及保护第24条山区自然保护第25条风景名胜区第26条山区限建分区第二节生态修复与建设第27条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分区第28条矿山生态修复措施第六章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29条文化传承与多样性保护策略第30条文物保护单位第3页共21页第2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1页第31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第32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第33条名木古树第七章产业发展与布局第34条第一产业第35条第二产业第36条第三产业第37条山区产业布局的空间指引第38条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第39条教育第40条医疗卫生与保健第41条科技、文化、体育第42条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第43条商业服务业设施第44条邮政第九章交通体系的协调与发展第45条山区公路第46条公共客运第47条货运交通第48条旅游交通第49条山区铁路第4页共21页第3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1页第十章市政设施的协调与发展第50条水资源与供水系统第51条雨水排除及雨洪利用系统第52条污水处理系统第53条能源供应第54条信息第55条环卫第十一章防灾减灾与生态安全第56条山区防洪第57条山区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防治第58条山区防沙治沙第59条山区城镇消防第60条山区森林安全防灾减灾第四部分规划的实施第61条强化基础工作第62条深化创新政策第63条健全实施机制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编制依据和目的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及其国务院批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落实总体规划,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实现地域全覆盖;统筹综合已有各专项、专业规划,形成统一的规划平台;明确山区空间布局,保证山区生态友好型发展,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格局。2006年底,市规划委会同15个相关单位和7个相关区县政府,在深入了解农民和基层政府的意愿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整合各部门已有的工作成第5页共21页第4页共2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21页果,综合汇总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北京市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继续坚持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1)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山区作为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对保障首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2)有利于山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山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进山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3)有利于山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大政府帮扶力度,发挥山区人民的主体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山区经济,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产业,加快山区农民增收步伐。第3条编制重点(1)摸清山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情况,关注山区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防灾减灾与生态安全,为山区生态质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