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关于台湾海峡通道项目前期研究的思考提要:本文对10年来关于台湾海峡通道项目的前期研讨作了简要回顾。为了给这样一个宏伟工程在立项前提供足够的准备,文章提出前期研究的四个层面(方针政策、投资组合、项目组合、工程项目)和四个视角(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性框架,并分类列举了相关的研究课题。最后文章建议建立台海通道研究基金会,搭建两岸合作平台,建设研究成果数据库,以推动台海通道项目前期研究深入、有序地开展。据不完全记录,这次会议已经是关于台湾海峡通道问题在福建省召开的第六次研讨会;加上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其他场合的专题讨论和发表的文章,已经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宏大、艰巨、复杂的工程,这还仅仅是小小的第一步。为给这个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足够的准备,有必要为其前期研究做出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框架。在这个项目正式立项研究之前,也可作为各个领域有识之士选择研究课题的参考,让他们根据兴趣和专长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1.十年来前期研讨的回顾自1998年以来,在福建省召开的5次关于台海通道问题的研讨会是:第一届1998.11.25-27厦门台湾海峡隧道论证学术研讨会第二届1999.11.18-29平潭台湾海峡隧道论证工作会议第三届2002.03.23-24厦门台湾海峡桥隧建设学术研讨会第四届2003.12.19-21福州台湾海峡通道学术研讨会第五届2005.11.07-09福州/平潭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10年来参加各次关于台海通道问题讨论会的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大陆,以及英国、法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海内外代表近300人次;已正式出版、公开与非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资料近100篇;署名的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的作者约100余名。其中综合性的文章资料14篇,涉及社会经济和交通状况分析的20篇,涉及自然条件、地质地震和通道选线的30篇,涉及通道类型和结构选型的10篇,涉及环境保护的5篇,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10篇,涉及工程技术的21篇,介绍世界上跨海峡、江河通道及大型交通工程建设经验教训的6篇,有的文章资料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十年来经过各方的努力,台湾海峡通道项目的前期研讨积累了不少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和富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经过政府的研究和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决策,2005年1月中国交通部正式宣布将北京至台北的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以通道北线(从福建的平潭到台湾的新竹)作为规划方案绘入了全国高速公路网规划图。2.前期研究的系统性要求十月怀胎对一个人的一生打下了最初的烙印。任何一个工程项目要将规划蓝图变成现实,同样必须十分重视前期研究质量。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提出对项目整个生命期管理的系统性要求,其中包括3个P,即项目(Project)层面、项目组合(program)层面和项目投资组合(portfolio)层面。也就是说,项目的决策和管理不仅要涉及项目本身的因素,还应考虑与该项目的功能、效益配套的项目组合,以及需要与该项目投资一起统筹的更大范围的投资导向和优先排序问题。对于像台湾海峡通道工程这样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宏大项目,无疑还必须将与项目有关的服务于发展战略的方针政策(Policy)因素纳入管理决策的范畴。因此,对大型项目的管理决策,包括前期研究在内的系统性要求应涵盖4个P的层面。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项目的论证和决策还需要遵循另外一条思路。首先要考虑是否必要;必要的未必是可能的;即使可能还需分析是否现实可行;最后应落实到如何具体操作。因此,台湾海峡通道项目的前期研究也需要从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4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证。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会涉及不同视角的考虑,但重点会有所区别,如下表所示。必要性可能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方针政策√√投资组合√√项目组合√√工程项目√√√3.方针政策层面方针政策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