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计生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XX社区计生协会主任20XX近年来,20XX社区党总支、居委会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人本理念,积探索创新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路子,在实践中建立了人口计生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提升了人口计生的管理服务水平,形成了具有社区持色的人口计生工作品牌,连续三年荣获XX县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建立资源整合,整体联动机制。为全面做好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不断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合作联动机制。一是健全工作体系,整体联动抓合作。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配备1名专职计生干部个;为抓好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社区与辖区各责任单位签订人口和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一票否决”制度引入计生管理职责,实施检查考核,严格奖惩兑现;社区开办综合服务窗口,实行统一办(验)证,统一管理;重点加强社区流动人口、常住人口下岗职工和人户分离等特殊人群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作为创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卫生社区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强化责任合同,属地管理抓落实。坚持实行“单位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群众参与”的原则,社区、单位(企业)、家庭计生“三负责”,层层签订计生责任书:社区、单位分别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重点管理对象、租房户和下岗职工、人户分离及其他特殊人群签订计生管理服务合同。三是实行居民自治,自我管理抓主动。社区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功能,在居民中选拔自愿者参与,建立栋楼长、单元长计生责任制和租房户计生合同制,在户外挂牌公示责任人的计生管理职责,实行“包栋联户管重点”: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小区、集贸市场广泛建立计生协会,实行群众计生互帮互助,出现了居民计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质的飞跃。——建立以房管人,以静制动新机制。为抓好社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计生工作,补区制定了《20XX社区暂住人口管第1页共16页理办法》,以社区为依托,以管房为重点,推进社区人口与计生“以房管人”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和《暂住人口管理办法》,三年发放致居民公开信和居民须知1万余份,制作宣传橱窗13期,室传标语90余幅,营造了良好的计生工作氛围。与此同时,对辖区出租房和流动人口全面进行清理,采集信息,并实施了社区计划生育以房管人“1234”管理模式。即:“1”是制订一个社区居民计生自治章程;“2”是签订两份计生责任合同书(由社区同出租房主,出租房主同租住常住、暂住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重点管理对象分别签订);“3”是建立负责人、信息员、联络员三级计划生育责任链(社区干部任负责人,居民组长、单位、住宅小区物业公司专(兼)职计生干部为信息员,选拔常住人口中的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分子担任联络员);“4”是实行计生、公安、民政、房管“四位一体”综合治理。对常住户和流动人口开展计生管理服务,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网络化工作格局。——建立双边协作,互动共管新机制。为建立人口计生工作互动长效机制。社区提出了以完善居民自治规章,充分发挥自治作用;查处“两非”违规违纪,加强人口性别管理;建立错案追究制度,坚持查“双违”党员干部的四条长效措施,完善村民自治规章,充分发挥自治作用。一是实行下岗职工计划生育交接归属管理。在全市落实了以社区为纽带,以企业为轴心,以育龄人员为对象的下岗职工计划生育网络,企业将离职下岗人员的计划生育档案移交到社区居委会分类实施管理;社区对在家待岗的下岗职工,与其所在企业互通情报,共同管理。二是实施计划生育向双向交流协作。社区对流入人口及时向户籍地、工作单位提交其《婚育证明》及婚育、生育情况。对流出人口实行“六个一”管理,即:签订一份合同,明确一个担保人,发放一份流动人口计生宣传资料,做好一次孕检或落实一项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办理一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每季定期返乡或寄回一份规范的孕检证明。对重点管理人群实行跟踪管理服务,主动同流入单位联系,掌握其基本流向、居住第2页共16页区域、房号以及生育动态,预防政策外怀孕生育,双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