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唐良智在市第13届人大第1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过去的五年,在武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国家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围绕建设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创新驱动,推进跨越发展,抢抓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武汉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过去的五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成倍增长。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0亿元,是2006年的2倍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1796亿元,是2006年的3.6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亿元,是2006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0亿元,是2006年的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5亿元,是2006年的2.3倍。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五年实施总投资50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4个。武钢三冷轧和三硅钢、东风本田一厂改扩建、神龙二厂、武石化800万吨炼油改造、富士康科技产业园、南车集团武汉基地、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天马4.5代TFT、藤仓烽火光纤预制棒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东风本田二厂、武烟搬迁改造、天威新能源、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武船双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进展顺利,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青山汉阳、洪山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6个新城区成为工业发展的生力军。201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是2006年的2.7倍。汽车、钢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产值过百亿元企业12个,比2006年增加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200亿元,是2006年的2.9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组建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引进46家境内外金融机构,25家金融机构在汉兴建全国性后台服务中心。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建成营运,汉口北市场群初具规模,连锁经营等商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旅游市场日趋繁荣,武汉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武汉成为全国首批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江汉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过去的五年,城市功能和形象显著提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完成并获国务院批复。都市发展区实现控规全覆盖。确立了“1+6”、“多轴多心”、“六楔入城”的开放式城市空间格局。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武汉成为全国铁路四大主枢纽之一。武汉火车站建成使用,武广高铁开通,武汉率先迈入“高铁时代”。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改造完成。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北编组站建成投入使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武汉新港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和国际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250万人次。7条高速出口路建成通车。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过去的五年,在武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国家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明确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围绕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