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4页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4.1交通枢纽型4.1.1柏林中央火车站(1)概述柏林原有两个火车站,柏林东站和动物园火车站,历史上分别属于东柏林和西柏林。德国统一后,两个小规模的火车站与首都柏林的地位极不相称。不相称的不仅仅是车站,还有连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功能。由于原有的两个车站基本上都是东西方的终点站,所以东西欧的连接在“铁幕”打开之后很难适应统一后的交通运输需求,成了大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交通枢纽的整合。柏林中央火车站是德国战后最大的建筑工程,耗资7亿欧元、历时10年精心打造,于2006年世界杯前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火车站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河畔,毗邻总理府和新建的议会大厦,离著名的观光景区勃兰登堡门、帝国议会大厦和菩提树大街仅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路程。这里也是过去“柏林墙”的所在地,横跨东西柏林。车站位于柏林墙旧址以西不远,是城市最高建筑物。它占地1.5万平方米,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火车站,每天将有超过1100列火车进出,可接送30万乘客。尽管车站体形巨大,但造型轻巧别致,它的半透明屋顶由9117块玻璃面板拼成,它将成为柏林继帝国议会大厦和勃兰登堡门后的第三座地标性建筑。(2)车站综合体建设从空中俯瞰,新建的中央火车站呈现出中文草字头结构(如图)。草字头的一横,是东西走向的铁轨。轨道两旁450米长的站台上是带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拱形玻璃屋顶。草字头的两竖,则是南北方向长达160米的五层玻璃钢建筑。中间的三层是“购物世界”,有80家商店,购物面积达15000平方米,全天24小时营业。车站里面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吃穿用到图书和报刊,从名牌产品到普通的文具用品商店,从邮局到旅游服务中心等等,一应俱全。图4.1.1柏林中央车站(LehrterBahnhof)效果图柏林中央火车站是目前欧洲最大也是最现代化的中转车站。每天可以接纳30万乘客,能够停靠1100次列车。其中远程列车164列,地方铁路区间车314列,第2页共34页第1页共3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4页城市快速交通列车600列以及今后可能还要增加某些线路的地铁列车。车站内安装了54座滚动式电梯,直升式电梯34座。新车站也是“通向世界的大门”,是“建筑工程技术的杰出之作”。四面八方的列车都可以在这里停靠并继续前行,从莫斯科到巴黎,从罗马到斯德哥尔摩,等等。车站有如机场航站楼,地面轨道长320米,地下月台长450米,拥有80多家商店。连接巴黎和莫斯科的东西线列车从高出地面12米处进出,而连接哥本哈根和雅典的南北线则在地下15米深处通过。如下图所示,形成了高架轨道、地面铁路、地下轨道的三维立体交通换乘体系。图4.1.2柏林中央车站(LehrterBahnhof)断面示意图图4.1.3柏林中央车站(LehrterBahnhof)断面示意图(3)分析与借鉴德国政府花费巨资,历经数10年精心打造了全欧洲最大的火车站。并将作为柏林新地标和“跨世纪工程”被评为全世界最“漂亮的火车站”。柏林中央火车站的建成,对交通枢纽地区的综合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1)集多种功能要素于一体。交通枢纽综合体涵盖了如下一些功能:对外交通火车站场(30万/d,1100对火车),市内交通轻轨、地铁车站,高速道路,停车场,商业服务(80家商店)等。2)空间布局:车站枢纽位于东西欧联系的交通要塞上,其周围用地紧张,故采用了紧凑的建筑综合体的形式集多种功能于一身。3)竖向布局:高架轻轨、地面铁路、地下一层地铁的三维立体交通换乘体系;停车场布置于半地下层和地面层,并且与旁边经过的高速道路方便联系。三层、四层、五层布置商业设施,环形的中庭可以上下通视。4)开发模式:经归类整理,本案例属于立体式集约开发模式。亦即采用建筑综合体的形式,在一座建筑中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转换,同时兼顾其它功能。优点:便于不同交通方式的短距离换乘,尤其在成熟开发区用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实现多模式交通转换,方便配置附属功能设施。缺点:综合体内部交通衔接繁杂,与周围道路匹配要求高,对疏导、信息等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挑战。第3页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