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时2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移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B.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都等于0C.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D.化学平衡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虽v(正)=v(逆),但均不为0,是动态平衡,B、C错;通过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错。答案A2.反应2A(g)+B(g)2C(g)ΔH>0。下列反应条件中有利于生成C的是()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解析有利于C的生成,平衡应该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反应的特点(吸热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减小)可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答案C3.(2015·大连高三双基测试)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D.Z的浓度不再变化解析Z为固体,浓度为常数。答案D4.相同温度下,有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N2和1gH2,乙容器中充入2gN2和2g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C.H2的转化率:乙>甲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解析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2NH3(g)。相同容积的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反应物,乙容器中压强大,化学反应速率:乙>甲,A正确;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时乙容器中N2的浓度应大于甲容器,但会小于甲容器中N2浓度的2倍,B正确;乙容器中压强较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H2的转化率:乙>甲,C正确;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D错误。答案D5.将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个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D.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解析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压缩体积,气体颜色加深,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在加深后的基础上变浅,但一定比原平衡的颜色深,B错误;同理C项,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若体积减小一半,则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压强在原平衡两倍的基础上减小,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不变,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颜色无变化,D错误。答案C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H2、I2、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解析A、C、D三项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开启啤酒瓶相当于减小压强,瓶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泛起大量泡沫,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是物理变化,后变浅是发生了可逆反应2NO2N2O4,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使用过量的空气,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项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因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没有变化,故加压后平衡不发生移动,颜色变深是因为加压使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多。答案B7.(2016·兰州一中模拟)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解析W是固体,加入少量W,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容器中气体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