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之: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http://2010.qq.com2009年07月21日13:57腾讯世博我要评论(6)轻松点击免费订制更多精彩资讯|QQ邮箱海宝明信片震撼上线交通,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双重发展高潮期的中国,交通问题似乎更加迫切——人口持续向大城市聚集,城市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亟待加强。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选择正确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有关部门为此曾提出一系列发展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政策措施,如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构筑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的行业改革、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城市交通,如何让人体会到生活更为美好”。因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上海及周边省市的城市交通更要承担急剧增加的客流。交通安全、交通畅达、交通环保等指标也将成为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评判标准之一。围绕世博交通这一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黄健之。交通,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追求更加有效、更加便捷、更加环保的交通工具,从马车、汽车、火车到飞机、地铁、磁悬浮,人类一次次向速度和地心引力发出挑战。黄健之说:“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阶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交通资源的使用必然受到限制,拥挤和堵塞成为最大的两个问题。但是交通系统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管理和工程等手段,不断解决问题,让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上海历来重视城市交通发展,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公交服务质量不断改善,交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的立体化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这些都为构建综合性的世博交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博交通,承载7000万参观者的梦想世博会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种大型国际性展览。根据预测,上海世博会总参观客流量将达到7000万人次,平均日客流量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客流量80万人次。在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预计上海本地占20%,长三角占30%,国内其他地方占45%,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占5%。世博会交通的主要特点是交通运营的时间集中程度高、客流车流大,对其周边甚至区域的交通系统的要求也极高。2010年上海城市交通规划在本身增量的基础上,因世博会这个增量而产生叠加效应,需要把原本2010年以后计划建设改造的交通设施,提早到世博会以前完成。黄健之说:“要举办‘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一个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基本保障。世博交通,承载着7000万参观者的梦想,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因此,我们要以建设便捷智能、高度集约的世博交通服务保障系统为目标,从而让参观者体验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主题。”黄健之说:“面对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我们必须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他们到达上海、进入园区以及园内参观等各方面的交通,统筹协调航空、陆地、水上、地下等各种交通因素,建设综合性的交通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考虑实行区域差别的交通管理策略,按照“引导区——缓冲区——管控区——出入口——园区”这5个不同的区域实行差别管理,确保参观者安全、顺畅地到达园区。”有效管理,提升交通运能近几年来上海正加速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扩建的虹桥和浦东机场,竣工后将达到每年8400万人次的吞吐量;2010年,铁路上海南站、新客站、新建虹桥站构成的三足鼎立之势,将使得铁路客运量翻一番;建造中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为境外参观者到达上海参观世博会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在全面建设之中,世博园区周边的道路改造也在加紧进行。黄健之说:“目前,世博交通的各个项目基本上都已落地实施,在积极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管理方式的创新,有效的管理可以让硬件发挥更大的作用。”世博交通硬件设施的运能设计以日均60万人次为基准,如果遇到80万人次的极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