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高一物理衔接班第4讲——摩擦力专题一、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2.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方法。3.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二、学习要点: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三、课程精讲:演示1: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现象: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越来越慢直至静止。演示2:水平桌面上一个物体,给它施加一个力去拉物体,但没有使物体移动。分析:上面两个演示中的物体都受摩擦力作用,关于摩擦力的知识在初中已经介绍过,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回顾初中所讲的摩擦力的概念。演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桌面上缓慢运动,保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就可以维持木块匀速前进,这时物块和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再在木块上加一铁块,同样维持物块匀速前进,这时滑动摩擦力变了吗?说明什么?(一)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接触;②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③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滑动;④两接触面不光滑。(3)大小:实验研究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使木块缓缓滑动(接近匀速),可以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的大小。在上述情景当中,讨论:滑动摩擦力与弹力有何关系呢?方法: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的大小,从而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记下及的大小并填入表格中,改变砝码的重力,重做几次,得到几组、的数据。结论: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例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的木块,木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运动时,对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多大?【思路分析】此时A,B之间的摩擦力为0。【答案】8N12N0N变式1: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是多少?【解析】从本题的题意可知,所求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遵从摩擦定律。因此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正压力。由于木料是均匀的,故其重心在其中心即l/2处。当木料经过图中所示的位置时,l/3伸出桌外,故此时木料对桌面的压力为。根据可知,此时木料对桌面的摩擦力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故可知所求桌面对木料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根据木料相对桌面运动的方向向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判断得:所求桌面对木料的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左。(4)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①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应的弹力方向垂直。②总是阻碍两物体间相对运动的进行,“相对”是指接触的物体,它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例2:分析物体A所受摩擦力方向。(v表示物体A的运动)分析得出:“相对”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能相对别的物体。变式2:以下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以上说法均错误答案:C变式3: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滑行了一段距离s,同时车上的物体A相对车向左滑行L,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如何?该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A.水平向左,阻力B.水平向左,动力C.水平向右,阻力D.水平向右,动力答案:D小结: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二)静摩擦力:1、实验演示:演示:用力推讲桌。(1)开始用很小的推力,推不动,分析讲桌的受力情况。(2)再用稍大的力推,还是静止不动,分析讲桌的受力情况。2、定义:两个相互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