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电子备课的操作与管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学数学电子备课的实施与管理》课题组2007.8《小学数学电子备课的操作与管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使得信息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现在已得到了全社会特别是学校的高度重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城市学校发展的趋势。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和共享性功能日益增强,资源的获取和检索变得越来越方便。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对传统的备课方式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备课方式的改变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中,“电子备课”的方式也就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普遍展开,为数不少学校建成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拥有电脑的教师大量增加,研究电子备课的学校也很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电子备课的内容覆盖面较丰富,但收集资料的时间长,电子备课化的质量与传统备课差不多;重视电子资源库开发但成效不明显,管理难道大。电子备课也容易养成教师惰性,反正教案已经有了,课前匆匆忙忙看一下,应付上课,教学质量并无提高等。如何进行电子备课,如何进行电子备课的操作与管理。市教科所高瞻远瞩开始在部分小学推行电子备课的试点工作,我校在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把电子备课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点进行课题研究,显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取得经验和更好的实施电子备课,我校决定先在五年级进行试点,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然后再推广的全校。2、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电子备课”的一般概念是:必须经过备课组集体商量和布置,实行集体协作备课,资源共享,教师主体完善,同时有利于运用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备课方式,教师上课时持有电子备课教案的文本。“电子备课”有很多原先手写备课所不具备的优点和长处,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携带保存方便,可以复制和反复修改,可置于网络与人共享,便于保存,它是教师积累资料、积累教学经验的好助手。电子备课更有利于进行集体协作备课,协作备课除去了原备课过程中教师每课必须手写的无效劳动,在很大程度上给老师从心理、时间、空间等多个角度减了负,使老师们从繁忙的教案撰写与教学准备中解脱出来,教师拥有了时间,就能自主地选择和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积极主动地实现个性发展,为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研究提供了条件。教师能更积极地参与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教师真正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人,体验资源共享的快乐。计算机和网络中蕴含的海量资源,为我们进行电子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这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教材和教参的狭小范围。在互联网中不断获取的最新的资源,再经过不断的深加工和创新,从而设计出的电子教案必然具有时代气息。这种教学设计的质量、艺术水平和可操作性会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性发展。电子教案还更便于建立资源库,这种资源库随着实践的推移将会越来越丰富,完整,经过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为教师备课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本课题主要是想在这几个方面有所突破:1、解决如何共享与优化教育资源问题,提高电子备课质量;2、促进教师在业务领域的沟通与探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3、提高教师备课上课单位时间的效率,全面实施优质教育;4、建立管理小学数学电子备课资源库,丰富教师备课资源。二、完成本课题的基本条件电子备课与传统的利用教学参考书撰写教案所进行的教学备课是不同的,它要求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进行电子备课,学校首先要具备相应的硬件设备,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目前我校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室早几年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宽带已接到教室和办公室,教师的办公条件也越来越好。我校教师都配备了电脑,这次为了进行电子备课试点,我校有给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打印机。这也体现了学校对是教科所布置的试点工作的重视。(虽然近来我校的办学经费比较困难,但为了科研,我校也是愿意投入的)目前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经过几能培训也越来越高,打字、wod文档的处理、上网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