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旅游市场情况汇报一、市情市貌和城市特征分析1.历史悠久,多元文化并存藏书文化、佛教文化、河姆渡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浙东文化、节庆文化、爱情文化等都对宁波城影响很大,城市包容性强;这为项目提炼文化主题和演出提供了大量素材。2.东方商埠,时尚浪漫水都宁波是因港口和商埠的发展而蜚声海内外的,多样的历史风貌和城市形态,底蕴深厚的商业文化(海上丝绸之路、近代宁波帮、港口贸易);宁波以水为魂,依河衍生.以姚江——三江口—甬江为代表的水系贯通了宁波的地脉、延续了宁波的文脉,水推动宁波从陆地走向江河、走向海洋。3.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交融宁波市山、河、湖、海、港、岛等地貌类型多样,旅游资源覆盖广,类型多样,形成了“一核一廊两翼五圈”格局;旅游资源优势是人文景观为主,人文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基本特征。4.经济富裕,发展前景广阔宁波经济体量与青岛相当,由于人口略少,人均GDP、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排名靠前,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落后于上海,在长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二。二、旅游市场的现状特点1.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数量发展迅速游客接待数量和总收入年均增长14%,18%,即使在2008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条件下仍保持了高速发展,表明宁波旅游市场需求强劲。2.观光游览类产品为主,休闲度假产品缺乏目前宁波市旅游产品供给主要以自然风貌、人文历史、宗教遗迹观光游览类为主,器械游乐公园、海洋馆都市休闲娱乐产品和滨海、温泉度假产品为辅的局面,但目前的度假地功能单一,缺乏配套设施完善的高端、综合性、多功能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产品。同时呈现出景区众多,重量级景区少的特点。宁波旅游发展情况单位(万人、亿元)2395.82739.33142.93540.74042.1258.5315.9379.6449.4530.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052006200720082009游客总量旅游收入“一核一廊两翼,多彩五圈”的规划结构3.市井文化群体大有市场,高雅文化群体有待培养据座谈了解,宁波市高雅的文化演艺市场惨淡,年轻人美术馆、音乐厅、创意文化基地兴致不大,类似于二人转模式的小剧场娱乐表演很受欢迎。4.市域内滨海资源价值不高,滨江滨湖产品受追捧由于奉化江、甬江的影响,市域内海水的观赏价值不高,海涂以泥涂为主,多为浑浊的黄水,影响海滨度假物业的发展。但象山县的海洋、海滩度假资源除外;另外,这也导致此地泥质海鲜丰富。5.景区接待月度差异明显,呈“M”型分布从景区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门票收入看,2009年总体趋势与2008年趋同,呈M型分布,其中,5月份和10月份为接待高峰,接待人次和收入,也都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宁波市月度旅游景区收入情况宁波市月度旅游景区接待人数情况5.五星级酒店相对较多,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略低于全省水平宁波市拥有五星级酒店12家,4星级酒店18家,中低星级酒店18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数量和客房数均占全省的1/3强,但均价为587.5元,出租率为51.2%,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高星级酒店增长显著,餐饮在酒店收入比重较大2009年五星级酒店增加3家,四星级增加1家;宁波城市发展的多中心化,东部新城建设等,酒店供给仍将增长,且以高星级酒店为主。2009年许多高星级酒店营业收入构成变化明显,客房和餐饮的营业收入出现了“倒置”现象,会议需求减少而本土客人餐饮需求尤其是婚宴的需求异常旺盛。三、目前游客主要行为特征(数据来自《浙江旅游概览2009》)1.过夜游比例超过一日游,过夜游以主酒店宾馆为主来宁波的国内过夜游游客的比例是51%,高于全省的45.5%;另外过夜游游客住宾馆饭店的比例高达86.4%,也高于全省的83%;住亲友家的占8.8%,住自有休闲度假居所的占4.8%。宁波五星级酒店指标情况381085417373588.255.30%1237155922587.651.20%家数客房间数床位数平均房价出租率宁波全省2.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是主要目的,商务会展特征较明显3.单位组织和个人/亲朋结伴出游是宁波出游的主要方式宁波过夜游旅游者住宿设施选择情况4.8%8.8%86.4%住度假居所住亲友家住宾馆饭店国内游客赴宁波旅游目的情况38.5%29.1%9.4%10.8%1.0%0.9%5.3%35.6%14.5%1.0%1.8%3.9%3.8%1.2%28.6%4.1%0.4%10.1%0.0%5.0%10.0%15.0%2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