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创新育人工作机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全市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老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今天,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各方人士一起探讨孩子们的成长、教育问题,更要感谢市关工委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十二年一贯制的市直普通学校,在校学生3000多人,学生年龄跨度大,生源复杂且素质较差,尤其是高中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抱着混张高中毕业证前来就读的学生,这在教育和管理上都加大了难度。针对学校的实际和目前社会依然比较关注升学率的现状,我们认为即使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名牌大学生,也要为社会输送出道德高尚、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普通公民。因此,我们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把"培养有责任感的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通过抓德育促智育。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创新育人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示范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完善学校关工委组织,成立"新余六中关工委",校长、党总支书记担任名誉主任,负责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关工委主任,退休党员教师杨远近为关工委副主任,校政教处、团队、工会负责人和离退休老教师为成员,形成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使学校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关工委工作,坚持做到"三纳入四同时":第1页共5页即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学校目标考核内容;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时安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奖励。对于关工委的工作,学校主要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支持、行动上积极参与".在校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关工委办公室,添置办公设施;落实关工委工作的活动经费,做到年初预算,不足再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证。二、依托"五老"、共建共育,助推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入开展为了拓展我校关工委的工作,我们动员、聘请市教育局关工委老同志,宝真社区居委会的"五老"参与学校关工委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有针对性的解决"五老"所提出的各项问题,利用他们成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结对帮扶"活动。本着自愿就近、发挥特长、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老同志的特点、专长,我校关工委建立了报告员、宣传员、家教员、辅导员、帮教员、信息员"六员"队伍,他们各负其责,积极发挥作用,有声有色地开展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活动。我们还返聘退休老教师回校上课,请老专家、老教师作讲座,与青年教师谈心,结合具体案例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手拉手,共建文明校园"活动。让老同志有所作为,发挥余热,是对老同志最大的信任和关怀,而老同志的丰富经验和奉献精神又是我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后盾。三、积极探索、凸显亮点,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1、勇于创新,构建"六化"德育模式,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我校关工委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鲜明的德育特色,从而构建独特的"六化"德育模式——德育目标具体化、养成教育常规化、主题教育系列化、德育心育一体化、三位一体网络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列举二化)第2页共5页主题教育系列化:认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尚礼崇德、"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学雷锋等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展的荣辱观进工厂、进农村、进军营系列活动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开展的感恩教育获得了省市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