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七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化解活动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的实施方案XX县区七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化解活动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的实施方案XX县区第七中学2012年1月10日XX县区七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化解活动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维护社会稳定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化解活动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简称“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着力解决一批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着力解决一批责任主体难落实、工作难度大的复杂问题,着力解决一批涉及政策层面、需要完善相关制度的重大利益问题,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实现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信访“四个下降”,涉访群体性事件明显减少,信访形势进一步好转,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组织领导全校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排查化解活动,在党委、政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单位,本单位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和排查化解工作。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一)集中排查阶段(4月份)。要对我校存在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1、突出重点,全面排查。要把因电站资金短缺暂未开工拖欠工资及农民补偿款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因环境污染、医第1页共4页患纠纷,食品药品安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因村务管理纠纷、山林权属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隐患,以及重复进京赴省、市来县信访问题作为排查重点。要深入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环节,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2、明确责任,限期调处。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要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限期调处化解。3、建立台账,报送信息。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建立台账、包案调处、逐级上报,并及时报送工作进度和调处信息,分类化解,分期分批解决。(二)集中调处阶段(4至10月份)。要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和“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为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10月底前,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率分别达到90%以上。1、区别不同情况实放分类化解。对排查出的问题,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明确规定且能立即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到位;对群众诉求合理、但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够完善的,要研究完善政策,积极推动解决;对坚持过高要求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理顺情绪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对诉求不合理,但生活确有困难的,要采取政府救助、社会救济等方式,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对以上访为名制造事端、煸动组织闹事的违法人员,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及时收集、固定、移交相关证据,依法进行处理。2、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协调化解。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仲裁等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方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多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及时协调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对于涉及人数多、政策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可采取信访听证等方式进行化解。3、确定重点问题,领导包案化解。对时间跨度大、容易升第2页共4页级激化、带有普遍性的疑难复杂问题和信访积案,要实行领导包案化解,落实“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罢访、包人员稳控)。各村、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包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化解。4、健全完善政策,注重从源头上化解。要注重从政策源头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预防和化解办法,防止因政策不连续、不平衡、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引发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决避免因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不稳定因素。四、工作要求(一)切实加强对排查化解工作的领导。各村、各单位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