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一、选择题1.(2018山东济宁期末)1950年5月,法国外交部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之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A.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B.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C.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D.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答案B题干材料中“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体现了当时法国外交部部长的直接目的是促进法德政治上的和解,从而促成法德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故选B项。2.(2017山东临沂期中)1972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他改变以往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积极推行“自主多边外交”,根据日本自身利益和判断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量交往。这反映了日本()A.已经摆脱美国的束缚B.国家实力影响外交政策C.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D.开始向中苏两国靠拢答案B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重新得到恢复,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试图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故选B项。时至今日,日本都没有摆脱日美同盟关系的束缚,A项错误;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这一推断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日本只是根据自身利益和判断同中苏等世界其他战略力量开始交往而非靠拢,D项错误。3.(2015山东济南一模)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人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这说明法国政府()A.意图确立法国的领导地位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D.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答案B据题干可知,法国政府这些举动“令美国人不满”,说明其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从而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故选B项。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格局来看,法国并不具备担当领导地位的实力,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欧洲联合,C项错误;法国依然属于资本主义阵营,D项错误。4.(2018江苏南通一模)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答案B据题干材料中“无领导者”的信息,迁移所学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故选B项。5.(2018河南林州一中调研)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B.得到了美苏两国支持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答案A据题干材料中美苏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可知,不结盟运动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故选A项。6.(2017山东烟台期中)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在()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答案D材料“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说明美国理想上主观地认为自己已经很完美了,因而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推广自己的价值观,从材料“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可以看出美国不容许别国干预内政,又证明了现实的美国并不完美,综上说明美国存在着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故选D项。7.(2018课标Ⅰ)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从材料可知,1945—1975年,联合国中来自亚洲、非洲的成员国增加,二战结束后,亚、非许多国家赢得独立,它们纷纷加入联合国,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属于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