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规范练26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2019·山东烟台期中)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①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②提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③彰显“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④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的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天津南开二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一主题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吻合,说明这一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②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③中国当代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8·北京朝阳期末)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说明()A.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甲骨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示C.从甲骨文开始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D.甲骨文体现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4.(2018·山东济南一模)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藏、彝、傣、佤、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出门在外,最难改的是乡音,最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8·福建福州期末)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作为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①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②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③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8·山东菏泽一模)2018年1月15日,姚剧历史剧《王阳明》在北京上演。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产生于浙江余姚,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姚剧《王阳明》把王阳明重视民生的思想融进了戏剧情节,通过场景演绎抓住了观众的心,观众好评如潮。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要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8.“中华文化在起源上是多元的,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华文化在学术思想上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这两段文字最能够体现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而有时代性B.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而富有活力C.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具特色D.具有地域性,多元一体而各有特色二、非选择题9.(2018·广西钦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无论哪一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