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滚动检测(三)收入与分配(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河南安阳模拟)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当某生产要素(如资本)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下图所示四个图示中,能反映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是()B[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例,排除A、D项;但当投入到一定程度时,边际效益是递减的,所以B项符合题意,C排除。]2.(2019·河南名校联考)经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7月1日起暂免征收银行业监管费和保险业监管费,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后,银监会和保监会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所需相关经费,仍由中央预算安排资金予以保障。暂免“两费”的意义在于()①促使金融业让利于实体经济②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③减轻银行和保险机制的负担④进一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3.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围绕苏北脱贫攻坚重点县、区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员精准对接活动。近三年来,全省共实施科技项目110项,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276.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2万元。这有利于()①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素质,杜绝贫困现象代际传递②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增收能力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4.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①购买基金获利8000元②大儿子在外资企业上班,工资收入10万元③大女儿领取失业保险金4000元④出租房屋获得租金2万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本题中购买基金获利、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①④正确。]5.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0.20的平均高度,迅速扩大到目前基尼系数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0.40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措施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A.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加强国家调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D.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C[A观点与题意不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是缩小差距。B、D两项观点均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是都不是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措施。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加强国家调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强化税收调节,这样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故C项符合题意。]6.要让科技真正进村入户,就得把农民和科技人员“绑”在一起,使农民的利益和科技人员的利益统一起来。这里所说的“统一”从经济学上看就是()A.按土地要素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B.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C.按信息要素分配与按技术要素分配的统一D.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统一答案B7.近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精准扶贫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②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B[精准扶贫可以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③入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①表述错误;精准扶贫并不等于提高劳动报酬,④无关。]8.下表是2018年某市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项目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