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市坚持齐抓共管、合力共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富有成效。社会教育已备受关注和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正在构建和完善之中;学校德育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家庭教育逐渐走向前台,其作用和影响总体得到提升。但是,在充分肯定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问题的严重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道德认知上的偏差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趋于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有被扭曲的趋向。据对市内部分学校的抽样调查,在对“个人发展最为关注”的几个选项中,“理想、信念”位居倒数第一;例如在回答“看见车祸时怎么办”这个问题中,多数人表示应尽快避开,只有的人回答报警或救人。责任意识不强,法制意识淡薄,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深、广度不够,据本市某医疗单位调查,某年做未婚人流的有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成年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反差趋于强烈。厌学、辍学的中小学生数呈上升趋势,据对某校多名学生的调查,的人认为学习压力大,生活没有多大意义。有的青少年从来没有做过家务。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XX县区为例,某年、某年,全县未成年人犯罪平均为人,某年上升为人,某年为人,而去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超出人。心理问题日趋突出。很多中小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感到疑惑,特别是一些“问题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与年龄很不相称的忧郁、多疑、任性与冷漠。据对某中学的调查,名学生中有人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占学生总数的,其中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缺陷的有余人。XX县区人民法院去年审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绝大部分被告人是这类家第1页共4页庭的孩子,其中人属非在校学生。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问题,说到底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分析上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⒈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受到削弱。现行的招生制度无意中把学校、教师、学生分成了几等,伤害了一批老师的积极性,尤其是伤害了一大批学生的自尊心。而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仍然离不开“分数”,这迫使学校和教师实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高中、初中、小学,甚至于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被拉进了应试教育的圈子。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⒉家庭教育趋偏失衡。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过重,致使孩子精神压力过大;而对孩子学做人不够关注;肯花时间陪孩子读书,不愿花时间教孩子待人、接物、处事;舍得出重金给孩子请家教、进补习班、上“贵族学校”,不支持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⒊延伸教育趋虚缺位。组织机构有虚设的现象,活动阵地有虚置的趋向。道德教育活动批次和参与人次普遍减少,例如在对安吉孝丰烈士陵园的调查中发现:某年学生到孝丰烈士陵园接受教育的达万多人,去年仅余人次;校外文体活动场所的公益性份额越来越小,商业性比重越来越大。⒋负面影响强势不减。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一些领域诚信缺失、假冒伪劣、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常常在影响和毒害着未成年人,导致一些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受利益驱使,一些媒体、音像、书刊渲染色情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有的网吧、歌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屡屡“钻空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危害。综上所述,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所(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又具有一定的个性,都不容忽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市委精神,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一件的实事做起,力求快出成果、快见成效,以实现市委提出的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犯罪率明显降低的要求。为此,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第2页共4页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