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十二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题型狂练1.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D.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解析铜与冷的浓H2SO4不反应,并不是铜的钝化,A项错误;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开始没有沉淀,到后来才产生白色沉淀,B项正确;氢气还原氧化铜就是非金属置换金属,C项错误;Al对应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B2.(2013·合肥质检)现有含MgCl2、AlCl3均为nmo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NaOH溶液至过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离子形成沉淀或沉淀的溶解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离子Mg2+Al3+物质Al(OH)3开始沉淀时的pH8.933.56开始溶解时的pH8.04完全沉淀时的pH10.924.89完全溶解时的pH12.04解析由表中数据知,当Al3+沉淀完全时Mg2+还没有开始形成沉淀,当生成的Al(OH)3开始溶解时Mg2+仍没有形成沉淀,当加碱至溶液的pH=8.93时,Al(OH)3部分溶解而Mg(OH)2开始形成沉淀,生成沉淀速率较前段生成沉淀速率小,当溶液pH=10.92时,Mg(OH)2沉淀完全,Al(OH)3继续溶解至pH=12.04时,沉淀只有Mg(OH)2,Al(OH)3全部溶解,故C对。答案C3.(2013·长沙联考,12)化合物A、B、C、D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这些常见的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已知C是一种有机物),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上述转化关系所涉及的化合物中有一种是酸性氧化物B.甲、乙、丙三种单质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C.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中,有三个涉及化合反应D.上图所示的五个转化关系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由单质甲能与有机物C反应生成A与B,甲可与单质乙反应生成A,A继续与乙反应生成D,可推出甲、乙、丙分别为O2、碳、H2,A、B、D分别为CO2、H2O、CO,C为烃类物质,进而可判断A、C、D选项正确;B选项中乙(碳)可能为原子晶体,错误。答案B4.(2011·安徽,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AgI沉淀中滴入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解析过量Fe粉被稀HNO3氧化为Fe2+,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A错误;在相同条件下,AgI比AgCl更难溶,B错误;Al箔表面不能被稀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错误;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D正确。答案D5.(2013·安徽名校一模)32.64gCu与152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Cu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共11.2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了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11.2L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0.24molNOC.原硝酸的浓度为10.00mol/LD.若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空气中,其颜色不变解析选项A,根据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知硝酸在反应中体现了氧化性和酸性。选项B,设反应得到的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则x+y=,3x+y=×2,解得x=0.26,y=0.24。选项C,32.64g(0.51mol)Cu完全溶解,生成0.51molCu(NO3)2,需要1.02molNO3-,故共消耗n(HNO3)=1.02mol+0.5mol=1.52mol,c(HNO3)=1.52mol/0.152L=10.00mol/L。选项D,若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空气中,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颜色加深。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