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江南古城街上的地面是(水淋淋/湿漉漉)的。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泡/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①。古老的护城河,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鳞鳞的壮阔。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徘徊),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剌史,曾写诗赞美这里的葱茏和繁盛。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城外沃野和市内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养的。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②。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待人接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1.文中加点的词语,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A.斑驳波光鳞鳞承载(zài)B.疾驰沧海烟云叠摞(lěi)C.胜迹待人接物横亘(gèng)D.葱茏舞榭歌台商贾(g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波光鳞鳞”应为“波光粼粼”,波光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B项“叠摞(lěi)”应为“叠摞(luò)”;C项“横亘(gèng)”应为“横亘(gèn)”。本题考查辨识字音及字形的能力,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音及字形的辨析,指向明确,所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难度较低。一般来说,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字形则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①字形辨识法;②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③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④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对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词语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字形。【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水淋淋浸润徘徊B.湿漉漉浸泡徘徊C.湿漉漉浸润盘桓D.水淋淋浸泡盘桓【答案】C【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在文中①②两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①这书的岸有多长,河就有多长②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B.①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②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C.①这书的岸有多长,河就有多长②这人的气质里也就浸润了水的温柔D.①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②这人的气质里也就浸润了水的温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正确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从如下角度思考: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本题①上文说的是“河水……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可确定此处应先说“河水”再说“书”排除AC项;②处上文的主语是“水”,从主语的一致性角度,可确定最终答案应选B项。【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节刚过,医院号贩子又东山再起,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医院的号贩子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B.一妇女乘火车前往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