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水电学科发展VIP免费

小水电学科发展_第1页
1/6
小水电学科发展_第2页
2/6
小水电学科发展_第3页
3/6
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小水电学科发展一、引言小水电是利用河川水能发电且其发电装机规模在工程分等中属于低等别的小规模水力发电站。小水电的容量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定义,有的国家和组织还规定了相应的水头和直径变化范围。1977年第10次世界能源会议建议把容量在1OMW以下的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国际小水电组织在1998年也明确了小水电的容量定义为1OMW。在我国,小水电站的容量界限还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用电水平有关,甚至还把与小水电站有关的农村电网统称为小水电,故在我国小水电又常称为农村水电。随着全国小水电装机的不断增长,各个时期的分等标准也不相同。目前我国把水力发电工程等别中的Ⅳ和V两个等别称为小型工程,习惯上分别称为小(1)型和小(2)型水电站,其容量界限分别为50MW和1OMW。据调查,全国小水电资源的经济可开发量约为1.28亿kW,居世界首位,相应年电能约为3500亿~4000亿kW·h。由于小水电工程规模小,建设期短,一次性基建投资不大,水库的淹没损失、移民、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综合影响小,加上小水电接近用户,输配电线路造价低、输电损耗小,这些优点使得我国小水电发展较快。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共建成了小水电站46989座,总装机44934MW,约为全球其他国家小水电装机的总和,并占当年全国水电总装机128570MW的34.9%,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如图所示。中国小水电的发展改变了国外靠大电网延伸实现农村电气化的传统做法,基本上解决了全国1/2国土面积、1/3县的农村约3亿人口的用电问题,开创了一条以县为实体、以地方分散小水电建设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农村电气化道路,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中国新农村的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一意义深远的变化也推动了小水电学科的不断发展,使得小水电已不单单是解决农村用电问题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重的、与大水电具有不同特点的新的小水电行业,为世界所瞩目。二、学科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果(一)我国小水电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学科发展初始阶段,由于当时的小水电容量小、多孤立运行,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当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坝、砌石坝、混凝土压力水管等应用,并开始发展中小水电设备的制造能力。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小水电的大发展时期,国家制定了“谁建、谁管、归谁所有”的政策,大力发展地方电网和小水电供电区,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到标准化生产设备,开展定型设计研究,以适应大规模小水电建设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在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首先建设100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级电气化试点县计划,学科研究的重点是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及有关政策、管理和软科学的研究,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批109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的建设。20世纪90年代小水电由单站开发发展到对整个流域实行梯级滚动开发,并开始发展跨县区域电网。学科研究的重点是小水电的优化调度、增容改造、地方电网降损节能等,并引进推广了国外一些机电新技术及碾压混凝土坝、橡胶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等坝工技术。进入2l世纪后,结合国家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农网改造、送电到乡光明工程、以电代燃料生态小水电站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学科研究的重点以计算机应用、自动化技术、重锤式蝶阀、高效率转轮等高性价比的清洁适用技术为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并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重视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小水电开发管理技术研究。(二)学科研究的主要成果1.小河开发和农村电气化规划研究小河梯级开发是中国小水电开发的主要特点之一。它可以充分利用一条河流的水能,在上游兴建的龙头水库可为下游所有电站调节流量。以小水电为基础的农村电气化规划包括水力资源开发、电力电量平衡和经济计算。在小水电供电区内由于丰枯出力和峰谷负荷变化大,学科研究提出了同时规划电源建设和用电负荷发展的双向规划,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农村初级电气化的用电标准,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成果曾获水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水电学科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