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0页共20页调查报告——海南大学在校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调查小组成员:董甜邢子凯汤娇宋献志田倩杜盼盼王妃崇维萱罗霈云王文颖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1页共20页第0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0页目录概要………………………………………………………………2报告专业术语及其释义……………………………………………2正文一.调查背景……………………………………………………3二.调查目的……………………………………………………3三.调查对象……………………………………………………3四.调查方法……………………………………………………3五.调查时间地点………………………………………………3六.调查过程……………………………………………………3七.调查分析报告………………………………………………5八.调查结论……………………………………………………16九.调查建议……………………………………………………16附录…………………………………………………………………17第2页共20页第1页共20页问卷调查背景为了了解海南大学在校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本小组展开一系列调查。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调查建议问卷低碳环保”的概念被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所熟知节约、认真学习、以身作则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0页概要报告专业术语及其释义名词释义样本与总体相对应的抽样量的集合频数本次调查中主要指统计单项被选中的次数比率频数和样本总量的百分比有效比率频数和有效样本(样本总量去除空缺值后)的百分比第3页共20页第2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0页少部分有效比率介于0%—20%相当部分有效比率介于20%—50%大部分有效比率介于5%—80%绝大部分有效比率介于80%—100%海南大学在校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一、调查背景: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作为在校大学生对此又了解多少呢?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是怎么约束自己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二、调查目的:了解“低碳生活”实践情况,推广优质生活理念三.调查对象:海南大学在校学生四、调查方法:德尔菲预测法五.调查时间、地点时间:2010年11月1日到2010年11月20日地点:海南大学第4页共20页第3页共2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0页六、调查过程:(一)调查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德尔菲预测法,分两次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95.2%。第一次发放问卷50份,分别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23:27,大一学生为24人,大二学生为26人。经过第一次调查,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初步了解了“低碳生活”概念在海南大学的推广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概念被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所熟知(82%),但是对于“低碳生活”的内涵却比较模糊。76%的海南大学学生认可“低碳生活”的生活模式,但是更多是希望在不要对现有生活方式构成太大影响的前提下。对于“低碳”小知识的调查中发现,作为大学生同学们对于“低碳知识”认识虽然达到一定高度,但是还有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于“低碳生活”的宣传推广有待进一步推进。最后对于海南大学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意愿力度考察可以发现,大家愿意为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但是前提是渐近的对现有生活不要造成太大冲击,同时要强调其措施的可行性。第二次发放问卷50份,分别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23:27,大三学生为26人,大四学生为24人,回收47份。所有都为第一次问卷调查者,并向这些调查者提供第一次调查的结果统计,以便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从第二次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