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4分×15=60分)1.下图中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则A、C、E三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C.受寒流影响降水少D.受暖流的影响降水多解析:从所在的经纬度和海陆分布来看,A、C、E三地在大陆东部,副热带高压受海陆热力因素影响被破坏,A不对;西风带在中纬地区,大陆东岸在中低纬度是暖流,沿岸地区降水较多。答案:D(2012济宁质检)读下面图表,完成2~3题。表①②③三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表1月4月7月全年①气温(℃)21.32823.924.1降水量(mm)132106905②气温(℃)24.630.930.728.8降水量(mm)27121211541③气温(℃)26.829.62627.5降水量(mm)28477030632.上表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③;乙-②;丙-①B.甲-②;乙-①;丙-③C.甲-②;乙-③;丙-①D.甲-③;乙-①;丙-②解析:图示区域为印度半岛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表中①全年平均气温相对较低,降水也相对较少,对应的是地势较高、距海较远的乙地;③年降水量最多,尤其是7月降水高达770毫米,应是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的甲地。答案:D3.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4月B.三地4月降水量均高于7月C.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甲、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洋流解析:甲地位于沿海平原,乙地位于高原,二者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甲、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答案:C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风的盛行风向。据图回答4~5题。4.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B.E、F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D.该季节,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2012黄冈模拟)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亚运会的举办将使广州及广东面临着历史发展的极好机遇。据此回答6~7题。6.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7.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A.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C.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D.广州11月份温和多雨,气候宜人解析:广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雨季较长;11月份广州受反气旋控制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气候宜人。答案:6.D7.A(2012盐城模拟)读下图,完成8~9题。8.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①甲②乙③丙④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结合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为温带季风气候,丙为地中海气候,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戊为热带沙漠气候,己为热带雨林气候。答案:C9.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①甲②丙③戊④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A.退耕还林还牧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解析:四项措施中只有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才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答案:C下图为“某地年平均降水pH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13题。12.关于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都处在酸雨区B.a地较b地酸雨严重C.c地较d地酸雨严重D.a、b为重酸雨区解析:目前人们把pH<5.6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pH<4.5的大气降水为重酸雨。据图中pH等值线,a、b为酸雨,且酸性a>b。答案:B13.该地pH等值线的弯曲受主导风的影响,该地主导风向应该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解析:据降水pH等值线凸向东北方,则主导盛行风即为西南风。答案:C(2011上海高考)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4~15题。14.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度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进光化学反应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就像一层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杀伤,因此被誉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