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及封面、捶面等,本文重点介绍常用的三维植被网防护、骨架植物防护、砌石圬工防护施工工艺。1工艺特点施工工艺较简单,使用材料较普遍;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坡面岩土整体稳定。2适用范围坡面防护适用于边坡稳定的路基防护,坡度范围1∶0.5~1∶1.5。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3工艺原理及设计要求3.1工艺原理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性,同时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作用。3.2工艺设计要求3.2.1材料要求(1)水泥。选用P·O32.5级水泥,水泥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不得使用早强、快凝型水泥;(2)片(块)石。1)石料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裂纹及结构缺陷;2)片石的厚度不应小于150mm,用作镶面的片石,要选用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的,并且稍加修整;3)块石为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行,表面凹陷深度不得大于20mm;石料厚度200~300mm,石料宽度及长度应分别为石料厚度的1~1.5倍和1.5~3倍。(3)砂的要求。砂采用中砂或者是细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mm;(4)水。水要洁净,不含有害杂质,水须经过化验合格方能使用。3.2.2坡面防护结构选择防护类型选择,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边坡高度、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影响,一般采取植物防护、骨架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及封面、捶面等防护形式,对于路基稳定性不足或存在不良地质因素的路段,需要边坡防护与支挡综合设置。3.2.3外型及设计要求(1)保护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并与自然环境相结合。(2)将环境的扰乱程度减少到最小,谋求人工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4施工工艺流程路基土石方工程成型一段防护一段,防止坡面受雨水冲刷、风化,造成坍塌,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图1坡面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5操作要点5.1施工准备(1)施工前用全站仪和水平仪精确放线定位,边坡土及护脚,基坑采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开挖。(2)在施工范围内,按设计坡率修整边坡,将坡面树桩、有机质或废物清除,坡面局部凹陷的地方,应夯实整平,以免遭水浸害,砌筑之前必须将基面或坡面夯实平整。5.2施工工艺5.2.1三维植被网防护(1)适用范围。砌石圬工坡面防护路基稳定成型修整路基边坡测量放线、施工交底坡面整平边坡整型开挖防护基坑铺种植土开挖边坡骨架基槽浆砌基础坡面铺土工网垫浆砌拱形骨架场地清理撒草籽骨架内植草场地清理养护定期浇水三维植被网防护骨架植物防护适用于沙性土、土夹石及风化岩石,且坡率缓于1∶0.75的边坡防护。(2)施工准备。施工前,备好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的土工网垫、粘性土壤、竹钉等。(3)操作要点。1)坡面平整。将预铺网垫的坡面用人工平整夯实达到设计要求;2)铺种植土。在平整好的坡面上铺种植土,土壤厚度可视土壤类型及坡面平整度作适当调整;3)铺土工网垫。把网垫铺设在坡面上,其搭接宽度不得小于0.2m,然后用竹钉沿网垫四周以1.0m间距固定,路堤固土网垫伸入护肩不小于0.6m;路堤坡脚处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4m,坡脚有脚墙段埋入脚墙内侧0.6m范围内,路堑堑顶外1.0m设三角形封闭槽,槽深0.4m,固土网垫埋入封闭槽底,堑底同路堤坡脚设置;4)撒草籽。网垫铺设完后,首先在网垫上撒厚约1cm粉细砂,然后撒种草籽,再撒厚1cm左右粉细砂并拍实,最后浇水养护;5)场地清理。施工完成后进行场地清理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整洁,文明施工;6)定期浇水养护。5.2.2骨架植物防护(1)适用范围。骨架植物防护包括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骨架植草防护、多边形水泥混凝土空心块植物防护,适用于土质和全风化岩石坡率缓于1∶0.75的边坡,当坡面受雨水冲刷严重或潮湿时坡率应缓于1∶1。(2)施工准备。1)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场地,修整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