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验收试题(4)【新课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生代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H–1N–14O–16Al–27Fe–56Cu–64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1.生物学能有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倾其一生孜孜不倦的研究。下面提及的科学家实验中有精心设置对照实验的是:①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②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③赫尔希和蔡斯证明了在噬菌体中DNA是遗传物质④艾弗里证明了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物质是DNA⑤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2.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于人体来说,只有A、B二项生命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B.生物体细胞分化的遗传学基础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在动物体内F到E过程的细胞信号主要来自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正常细胞发生了D过程,细胞中发生的变化可能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3.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与进入动物神经细胞的方式不同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相对值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C.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由1∶2变为1∶1D.a~c阶段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6.右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B.当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C.右图中的免疫细胞表示浆细胞,则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淋巴因子D.体液免疫时,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裂解靶细胞7.美国两位科学家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将碘的同位素附着到各种激素上,借助放射学找到一些受体,进一步研究出“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的作用和机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同位素I13153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差为78B.蛋白质、碳氢酸钠、氢氧化铝、二氧化硅都能与酸、强碱反应C.蛋白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能水解生成氨基酸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其中的“丝”和“泪”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8.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选项离子或分子要求AK+、SO42-、Cl-、HS-c(K+)<c(SO42-)BFe3+、Na+、NO3-、ClO-溶液pH=1CNa+、Al3+、Cl-、SO42-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DNH4+、Ba2+、NO3-、CH3COOH滴加NaOH溶液立即有气泡产生9.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此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molC(金刚石)中含有C—C键数目为2NAB.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C.X的化学式为Na2CO3D.当有0.4molNa参与反应时,被还原的CO2为0.3NA10.下列转化关系可用于合成解痛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甲中的官能团有苯基、羰基和酯基B.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又叫皂化反应C.化合物乙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六种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