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试题【新课标】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据此1-3题1.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_______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问题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可知性问题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2.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世界是物质的B、都肯定意识才是世界的本质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D、前者属于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唯物主义3.上述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A、世界观与方法论谁决定谁B、物质与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C、世界是否可知D、是否与辩证法结合4.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理论,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下,中国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和长足进步。这说明真正的哲学:()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可以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燕子筑巢②教师讲课③工人建设房屋④鹦鹉学说话⑤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⑥经济体制改革⑦修身养性A、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⑦D、②③⑤⑥6.2012年6月29日,“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神九和天宫一号“太空相拥”,是中国航天人在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又一次在航天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为将来建造空间站、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体现的哲理是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③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和利用规律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7.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由此发现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这一发现对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产生了明显效果。这启示我们①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②意外和失误是产生智慧、取得成功的起点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促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回答8—10题。8.李克强说,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其中蕴含的方法论是()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④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9.李克强强调:改革要探索,探索过程中,要扫雷,要排除荆棘,要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其中的哲学依据是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③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④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李克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并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下一步的改革更多方面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下列对改革理解正确的是()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④改革就是培养人们面向现世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1.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