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PABCDP【三年真题重温】1.【2011新课标全国理,1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2AB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2.【2011新课标全国文,18】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60,2,DABAB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设1PDAD,求棱锥DPBC的高.根据DEPBPDBD,得32DE.即棱锥DPBC的高为32.3.【2010新课标全国理,18】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1)证明:PEBC(2)若APB=ADB=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线面所成的角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利用向量法研究空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线面角问题的能力.4.【2010新课标全国文,18】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为H,PH是四棱锥的高。(Ⅰ)证明:平面PAC平面PBD;(Ⅱ)若6AB,APBADB6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5.【2012新课标全国理】(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ABC中,112ACBCAA,D是棱1AA的中点,BDDC1(1)证明:BCDC1A1C1DAB(2)求二面角11CBDA的大小。6.【2012新课标全国文】(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Ⅱ)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C【命题意图猜想】1.纵观2011年和2010年高考对本热点的考查,均以四棱锥为背景,并且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较为容易,在第一问中均考查线线垂直的证明,这种位置关系的证明已经连续三年进行了考查.理科考查了线面角和二面角,这两种角的考查有隔年考查的规律.两年的文科试题考查了体积问题.在2012年以三棱柱为背景,考查垂直关系的证明和二面角的求解,文科考查了面面垂直的证明和几何体的体积求解.猜想2013年很可能以棱锥或者球相关的组合体为背景,在建坐标系上不会太直观,考查线面平行位置关系,理科第二问可能给出某个角,考查点的位置或设置一问探索性问题,而文科第二问仍以求体积或表面积为主.2.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也有解答题,难度为中等偏低;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线∥线⇌线∥面⇌面∥面的转化思想,并且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预测2013年仍将以线面平行的判定为主要考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角(理)等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难度中等偏高,客观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线面角的概念及求法;而主观题不仅考查以上内容,同时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测2013年高考仍将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角为主要考查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4.从近几年的理科高考试题来看,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以及求空间角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主要为解答题,难度属于中等,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的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空间角问题等,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预测2013年高考仍将以用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以及利用向量求空间角为主要考点,重点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等.【最新考纲解读】1.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3)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2.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理)(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