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和信息化相关概念及关系李健1引言从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到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提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家对信息化越来越重视,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刻。近年来两化融合也成为信息化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的概念较多,比如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泛在网络、新型工业化等,对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认识的不清晰、不统一,往往造成相关人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共同的基础从而对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实施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本文以业界相关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对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关系辨析,希望能有助于形成统一认识,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2信息化和两化融合相关概念2.1信息化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扩大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述概念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是信息化的基本手段,扩大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应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工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信息化的最终目的。2.2信息产业通常认为,信息产业(又称ICT产业)是指国民经济活动中,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从事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等产品为主要产出、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广义的信息产业包括信息相关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并且涉及电子等元器件和设备制造、软件和电信服务、广播电视服务、新闻媒体、图书音像出版等行业。2.3信息服务业通常认为信息服务业是指从事信息生成、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利用,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或服务的行业。从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划分,信息服务业可以划分为传统、现代两大类。传统信息服务业是以印刷文本为主要手段提供服务,如传统的档案、图书馆、文献情报等,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依托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如电信广电、在线数据库等。按是否要借助通信网络分,可将我国信息服务业分为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非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以及计算机与软件服务三大类。2.4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属于服务业,但与对服务业的定义和行业范围认识不同,关于到底什么是现代服务业,哪些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目前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存在多种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认为新兴服务业才是现代服务业,另一种认为知识、技术、信息密集的服务业才是现代服务业。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服务业的现代化,在给出现代服务业定义时应该尽量扩大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这里定义如下:现代服务业指依托知识或信息通信技术,或采用现代经营理念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经过改造和升级的传统服务业。2.5电子政务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目前,大家在探讨电子政务时,更多地是指政府部门的信息化: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的信息交流。广义的电子政务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电子人大等。2.6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形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在供应商、消费者、政府机构和其他业务伙伴之间通过任一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报文、万维网技术、电子公告牌、智能卡、电子资金转账、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等)实现标准化的、非结构化或结构化的业务信息共享,以管理和执行商业、行政和消费活动中的交易。2.7社区信息化中国的社区信息化概念涵盖了广泛的内容。2007年,民政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满足政府、公众、企业与社会多重需求的社区信息化定位。中国社区信息化不是简单的居委会电子化、基层政府工作电子化,而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