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练习题1.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D.塑料器具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A.镁B.银C.铜D.铝4、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和;B、;C、;D、和5.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DB.B、A、C、DC.D、C、A、BD.D、C、B、A6.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N>>MB.M>>NC.>M>ND.M>N>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分别加入到4溶液中;②将、分别加入到4溶液中;③将分别加入到4、4溶液中;④将分别加入到4、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9.向含有3、(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体生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B.滤出的固体一定是和的混合物C.滤液中一定有(3)2和(3)2D.滤液中一定没有3和(3)210.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11.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A、和;B、;C、;D、和12.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D.无法判断13.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3=222,23=3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2,固体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2、2,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稀硫酸铜过滤氢气质量反应时间0baB.4溶液稀硫酸过量3、过滤C.2溶液2过量铁粉、过滤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15、向含有3、(3)2、(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2+、2+、2+B.滤液中一定含2+,可能含2+C.滤液中一定含2+2+,不含2D.滤液中一定含2+、2+,可能含2+16.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17.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18.在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质量相等的烧杯,其中盛有等质量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别将下列四组中的两种物质放入左右两个烧杯内,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A.等质量的锌和铜B.等质量的铁和铜C.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中两种金属均有剩余)D.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后烧杯内酸都有剩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