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匀速下滑,则()A.a、b间没有静摩擦力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D.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1.D解析:选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因为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其必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考虑到a、b间没有相对运动,b受到a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选项AB错误;选取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大小为2mg)、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F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F=Gcosθ,f=Gsinθ=2mgsinθ,f=μF,可得μ=tanθ,所以选项C错误,D正确。本题答案为D。2.如图所示,将粗糙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块m放在斜面上,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使物块加速下滑,则斜面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可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2.AC解析:施加推力前,物块匀速下滑,所以其合力为零,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平衡物块的重力,或者说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物块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斜面的反作用力竖直向下,大小等于物块重力,对斜面受力分析,不难得出,其不受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地面对其支持力等于物块重力和斜面重力之和;施加推力后,物块与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保持不变,即斜面的受力情况保持不变,本题答案为AC。3.无锡市115米高的“太湖之星”水上摩天轮是目前亚洲最高的水上摩天轮,设有70个独立舱位,满座旋转可坐乘300人,如图所示。假如乘客在轿箱中,随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环绕一周需18分钟。试判断下列关于轿箱中乘客的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乘客在乘坐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C.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大小不变D.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乘客先超重后失重3.D解析:乘客随轿箱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合外力不为零,选项A错;由于乘客速度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选项B错;因为乘客在最低点处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座椅的支持力大于乘客的重力.同理,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座椅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在最高点座椅的支持力小于重力,选项C错;在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乘客先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后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所以乘客先超重后失重,D选项正确.4.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公众交通安全。若将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将反应时间和制动时间内汽车行驶的总距离称为感知制动距离。科学研究发现,反应时间和感知制动距离在驾驶员饮酒前后会发生明显变化。一驾驶员正常驾车和酒后驾车时,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1/vms/ts01020303.01.02.04.05.0乙1/vms/ts01020303.01.02.04.05.0甲(1)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s;(2)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比正常驾驶时增加的距离Δs;4.解析:设驾驶员饮酒前、后的反应时间分别为t1、t2,由图线可得t1=0.5s,t2=1.5s,汽车初速度v0=30m/s,正常驾驶时的减速时间为t3=4.0s,由图线可得,正常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s==75m,同理,可求出酒后驾驶时的感知制动距离,所以△s=。另解:根据v-t图象的“面积法”求位移: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