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策略知識管理應用:策略管理本章摘要7.1策略管理7.2SW分析的構面與要素7.3OT分析的構面與要素7.4策略構成:創思+實力7.5策略的本質7.6策略知識管理電腦輔助架構7.7知識經濟本章前言•企業的意義是「止於人的志業」。•某配電盤業者的企業使命:「我們的企業是以滿足人們對電的安全傳輸與有效控管的服務者」?•企業使命的「關鍵字」:滿足+人們+電+安全+傳輸+有效+控管+服務者怎麼樣能夠讓企業的策略管理真正做到一個動態的、互動的及有價值意圖的堅持。這要先回到企業成立最基本的目的所在,也就是為什麼要成立一個企業?換句話說,也就是回歸到最本質的目的--「企業的意義與使命」。如果從中國字的造字原理來看,或可以將企業兩個字拆成「止於人的志業」。不管是那一家公司,其中最原始最中肯的「目的」就是要能夠「滿足人」。不管這個人是包含顧客,包含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員工,這個組織就是為了能夠滿足人的需要。舉例來說,有一家做配電盤的公司,其志業定義為「滿足人們對電的安全傳輸,與有效控管的服務者。」怎麼樣將使命變成可以具體落實的營運機制、市場定位、或是好的行銷策略,我們必須將使命的每一句話作更清楚的定義:「何謂滿足?」、「人們到底是誰?」、「什麼叫安全?」、「什麼叫有效?」、「什麼叫服務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定義的內涵會將隨著企業經營歷程與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它們不是完全不變的。每一個組織為落實其使命,都必須做目標分析,並延伸出具體可衡量的管理指標,甚至應轉換成可以營運操作的機制。例如如果以「優質、低價、快速、樣新」來作為衡量「滿足」的指標,其營運機制就需要設計顧客滿意度調查評估的作業流程,以衡量是不是能達成標準。所以使命的每一句話,除了介係詞之外,都應該要具體去定義出可衡量的指標與標準、規範出可操作的作業流程,如此有系統地從使命至衡量標準與流程一步一步推演下來,使命才能有機會化理想為可實現的願景。學習路徑衡量企業的長處與弱處:SW分析其實也是企業的能力分析,簡單的說,企業相對於競爭對手有較優秀的地方,就是一種好的能力,就是一種優點(Strength);反之,就是一種差的能力,就是一種弱點(Weakness)。企業實力的要素:能夠兼顧人本能力、執行能力、與競爭能力等三個能力的企業才是有實力的企業。衡量企業的機會與威脅:外在環境的分析旨在於探索環境可能帶來的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也就是SWOT分析中有關OT分析的部分。SWOT映對也可以找到利用那些優勢能力S,應對出克服那些威脅T的關係;也可以應對出,那些弱勢W可能剛好抵消環境帶來的機會O;那些弱勢W加上環境帶來的威脅T,會產生火上加油的加劇惡化效果。策略的本質是動態過程、群組互動、創新思考、價值意志及優勢能力的應用。知識管理資訊系統完整的策略規劃必須由企業願景(Vision)開始,在考量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後,研擬出策略架構或方向,並以整個事業單位的策略架構或方向,繼而訂定階段性策略目標(StrategicGoals)。為達成企業的策略目標,企業必須透過CSFs的分析以界定影響組織經營成效的關鍵因素,並作為定義知識管理資訊系統的需求內容。為了有效掌握CSFs,並將目標轉化為實際行動方案,企業必須進一步把CSFs解析成關鍵假設集(Criticalassumptionsets)、關鍵決策集(Criticaldecisionsets)、與價值流程(Value-basedprocess)等三者。「知識經濟」是泛指以「知識」為「基礎」的一種「新經濟」運作模式。本章內容事前:高瞻遠矚,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內外先機。事中:同心協力,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適時解決。事後:爭過諉功,虛心檢討問題癥結不再二過。執行實踐力學習成長力事後事中事前選案執行方案擬定問題界定時機解題程序7.1策略管理(1)策略管理的目的層次圖7-1策略管理的目的層次(2)策略管理的程序與時機表7-1策略管理的程序與時機(3)策略知識管理問題界定方案擬定方案執行第一階段思考(A)第二階段思考(B)組織使命與目標內在環境分析外在環境分析優勢與弱勢機會與威脅合適策略擬定與選擇功能性政策營運系統組織結構組織文化執行方案圖7-2策略知識管理7.2SW分析的構面與要素(1)衡量企業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