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轻巧记忆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示意图植被景观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降水量50mm以下200mm以下400mm以下土地生产能力自东向西减少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荒漠化防治的内容和原则(1)内容(2)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问题导思下图是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你知道它的生态作用吗?提示: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全析考点一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植被,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次生盐渍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1.(2010·安徽高考)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解析:选B图中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由于受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干燥少雨,主要形成了草原和荒漠景观,再加上铁矿石的开采,必然导致该地区土地沙漠化加剧。2.(2012·重庆高考)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生态脆弱,如果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第(2)题,结合图示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地区主要地带性植被为亚寒带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