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反映了()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2.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3.右图为1946年12月12日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双十二纪念》邮票。以下关于此邮票发行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双十二”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顶点,民族危机深重③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重点进攻东北解放区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不满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4.“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5.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6.“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日军)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此“大捷”应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7.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8.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A.南京大屠杀B.中共七大召开C.百团大战战况D.淮海战役战况9.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10.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了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B.标志着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C.长沙会战时,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D.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战场之一11.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A.是抗日主战场B.在相持阶段积极抗日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D.实行全民抗战1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