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技术科学系统工程理论第一节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认为从应用实践到基础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工程技术这一层次,然后是直接为工程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这一层次,再就是基础科学这一层次,最后通过进一步综合、提炼达到最高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图2-1所示。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他认为系统科学是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像运筹学、大系统理论等)这一类技术科学(统称为系统学),以及它们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层面的科学所组成的一类新兴科学。如图2-2所示。图2-1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系统学主要研究系统的普遍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系统演化、转化,协同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系统间复杂关系的形成法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序、无序状态的形成规律以及系统的仿真的基本原理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它的内容也不断在丰富。由于其尚属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因而学者们对系统科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仍有较大差异。系统工程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它用系统的思想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它是一门交叉学科。系统工程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经济和社会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和信息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但它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水利工程等其它工程学的某些性质不尽相同。上述各门工程学都有其特定的工程物质对象,而系统工程则不然,任何一种物质系统都能成为它的研究对象,而且还不只限于物质系统,它可以包括自然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军事指挥系统等等。由于系统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所以系统工程是一门“软科学”。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桥梁。现代数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数学突变论自然科学基础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其它技术科学系统学运筹学巨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各门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系统观)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系统工程为从事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的相互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图2-2系统科学的体系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有其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及工具的框架,大致如图2-3所示。正如钱学森同志所说:“我认为把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同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协同学)、弗洛里希、艾肯等人的工作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就可以写出《系统学》这本书”,可见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及工具。运筹学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工具,三论为系统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下面就这几方面内容进行简要阐述。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发展(理论基础)运筹学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及工具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存储论对策论图论……概率论、数理统计高等代数模糊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模拟技术工程技术经济学心理学哲学社会科学……图2-3系统工程理论基础及工具一、控制论(一)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1947年由美国人维纳(NorbertWiener)创立的控制论(Cybernetics)是一门研究系统的控制的学科。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他对控制论的定义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明确地指明这门新科学既突破了动物和机器地界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