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十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解析:选A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N的化合价由0→-3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错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故B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转化,故C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故D正确。2.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2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④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NO而不是NO2,NO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①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②错误;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同时自身被还原成NO,③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④错误。3.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向剩余气体中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O2和NOB.肯定没有Cl2、O2和NO2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只有NO解析:选B该混合气体为无色气体,不含Cl2和NO2,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含有SO2;剩余气体通入空气,很快变为红棕色,所以还含NO,则一定不含O2。4.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并检验氨气的某一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氨气解析: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一水合氨,得不到氨气,A错误;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误;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水,观察试管中固体颜色变化,即可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C正确;水的密度大于苯,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防止倒吸的发生,可以选用四氯化碳和水,D错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B.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NO+NO↑+H2OD.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解析:选ANO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NO易与O2反应转化为NO2,NO2易与H2O反应生成HNO3,NO、NO2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NO2被NaOH溶液吸收发生反应生成NaNO3和NaNO2:2NO2+2OH-===NO+NO+H2O;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将Fe2+(浅绿色)氧化为Fe3+(棕黄色)。6.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解析:选BH2难溶于NaOH溶液,不能形成较大压强差,不能引发“喷泉”现象。7.将盛有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mL气体分别是()A.1.2mL,NOB.2.4mL,O2C.3.5mL,O2D.4mL,NO解析:选A依据化学方程式: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设O2的体积为x,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①若剩O2,则V剩=x-(12mL-x)=2mL,解得x=4mL,选项B、C不正确。②若剩NO,则V剩=[(12mL-x)-4x]=2mL,解得x=1.2mL,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8.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