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在密封线内。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C.SO2具有漂白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贮运浓硫酸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SO2和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两者等体积混合可使它们的漂白能力增强B.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溴蒸气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氨气具有氧化性,用浓氨水检验Cl2管道是否泄漏B.NH3具有碱性,可用NH3与灼热CuO作用制取少量N2C.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D.液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两性氧化物,能与酸、碱反应B.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C.Si可用作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材料D.Si是一种非金属主族元素,其氧化物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5.(2015·山东期中)C、N、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NOB.三种元素均可以和氧元素形成多种氧化物C.CO2、SO2、NO2都能与H2O反应,且原理相同D.稀硫酸、稀硝酸与铁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6.(2015·新课标Ⅰ卷)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7.氨既是重要工业产品又是化工原料,由氨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述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CO(NH2)2与氰酸铵(NH4CNO)互为同素异形体C.Si3N4属于离子化合物D.NH3与NaClO反应,N2H4是氧化产物8.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SO4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B.除去与水反应,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用CO合成CH3OH进而合成HCHO的两步反应,原子利用率均为100%9.SiO2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图所含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纯净的二氧化硅和单晶硅都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C.用盐酸可除去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中少量的碳酸钙D.高炉炼铁时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脉石(主要成分为SiO2)转化为易熔的炉渣10.“酸化”是化学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B.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Ag+时——先加硝酸酸化,再加Cl-检验C.抑制硫酸铁的水解——用稀硫酸酸化D.确认溶液中是否含有S时——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2+检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2015·上海二模)右图为某燃煤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此装置可以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排放B.该装置内既发生了化合反应也发生了分解反应C.总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2CaSO4+2CO2D.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有SO212.(2015·淮安一模)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C.将过量的S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