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练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1.(2019江苏押题卷二)福州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初由清政府拨款,自1866年11月起经费常年由福建省提供。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这反映出()A.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B.经费不足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C.清政府的阻挠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D.朝廷没有摆脱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答案A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表明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A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是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B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是限制而非阻挠洋务运动,C项错误;清政府限制福州船政局业务与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联,D项错误。2.(2019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2月)叶圣陶在《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中记载某乡村的婆婆的回忆,“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下列关于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的传统生产模式退出历史D.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答案C材料“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表明中国的传统生产模式只是收益不如从前,但并未退出历史,C项错误,符合题意。“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反映了外国商品冲击中国市场,说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3.(2018江苏姜堰期初)“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企业明显的意图是()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工业D.发展资本主义答案A“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表明洋务派的意图是发展本国经济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故A项正确;吸纳民间资本在材料中未能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辅助军事工业”,故C项错误;民用企业依然为国有性质,并非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4.(2019江苏苏北三市1月)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19世纪70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答案D材料“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19世纪70年代,‘三四年间……相继起者,多至百数十家’”表明广东地区机器缫丝业的兴起推动了周边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凸显出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D项正确。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是在1842年,A项错误;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B、C两项错误。5.(2019江苏无锡1月)统计表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产业结构是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这主要是由于()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D.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答案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大多数资本家选择经商,而不是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中的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C项正确。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与资本构成比例无关,A项错误;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是指产业结构和地理分布的不合理,B项错误;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的说法错误,D项错误。6.(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下面是1866—1913年上海华商部分机器厂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表明()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轧花机制造3300142520缫丝机制造140095600纺织、针织机修配——813370A.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雄厚B.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C.甲午中日战争后纺织业自主发展D.民族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