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劳动法发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要求,着力发展壮大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和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的空间布局,用足用好国务院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实施资源优势转化战略,积极发展新型特色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发展质量,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年均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亿元,年均增长35%。“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0亿元。能源、资源深加工、特色轻工业、建材等产业集群和配套格局基本形成,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到2020年,全县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结构明显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工业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三、工作重点(一)做大做强能源产业。稳步推进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新型能源的开发,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区域合作,加大合作力度,积极推动煤炭资源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以现行国家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指导,结合我县煤炭资源赋存实际,加快现有煤矿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煤矿机械化开采进度,依次淘汰落后的采煤工艺和采煤方法,逐步实现由原第1页共7页来的人力高强度开发模式向机械化开采的转变,努力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劳动强度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矿井。切实抓好绿塘煤矿、小屯煤矿、天润白布煤矿等我县现有大中型矿井的建设工作,做好“十二五”期间规划的对江、对江南、阁丫、百花塔、理化等16对煤矿的前期工作,并积极协调及时开工建设。以我县煤炭资源开发现状为基础,积极进行资源整合,不断提高煤炭资源的优化开发,加快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积极调度煤矿企业集团化改造,逐步实现我县由原来的“散、多、小”型向“集、少、大”型的发展。以国家煤炭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我县煤炭发展现状为基础,逐步降低“散、多、小”型矿井在全县煤炭开发中占有的比重,以华润集团等现有入驻大型集团为载体,稳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实现大型企业控股开发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建设新型矿井为目标,发展大中型矿井,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深挖资源利用潜能,努力打破我县能源利用单一的瓶颈,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措施,实行自我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开发利用我县煤炭资源外的其他新型能源,逐步摆脱过去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提高新型能源在能源利用中的比重。“十二五”期间,特别是抓紧开工建设大方火电厂二期及相应的“三废”利用工程;抓好以中石化公司签约的页岩层气钻探及开发利用项目为代表的系列页岩层气开发利用工程;积极发展以华润集团风力发电项目为主的风力能源开发利用工程;积极以煤矿为依托,大力发展煤层气开发利用,加快“十二五”期间规划的煤层气钻探及开发利用项目的开展进度。项目规划、论证、立项、开工程序渐次展开,快速推进。以国家规划的渝黔能源基地建设及“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及大型能源开发集团在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合作,深挖能源开发渠道,拓宽能源开发和循环利用市场,积极引进开发商,共同合理、高效开发现有及未探明的资源。(二)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致力发展能源、资源深加工,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第2页共7页以煤矿建设、原煤生产为依托,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项目,不断探索延长煤炭产业链,走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能源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煤矿为载体,纵横延伸,努力开展原煤洗选、煤制气、煤制油、煤电一体化、矿山设备制造等工程。特别是加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