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知识管理整体发展模式本章摘要6.1知识管理三阶段概念模式6.2反学习型组织6.3学习型组织6.4迈向组织学习的五项修练6.5组织学习三机制6.7不同型态组织的知识管理6.8实务社群(CommunitiesofPractice)6.9企业e化6.10知识建立6.11知识管理成效评估6.12知识管理机制本章前言在学习型组织里面,必须要能够造就出组织共享的愿景,创造出共同愿景让我们学习的过程才能更有创造力。创造力让组织超越「有多少资源就做多少事」的旧思维,并转换成「要做多少事就开创多少资源」的雄心,资源不再是我们的最高限制,组织综效才能得以产生。学习路径任何一个组织想要推动知识管理,必须掌握三阶段四构面的概念模式。在第一个阶段中,企业透过组织发展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素养,至少是学习型组织的素养。第二个阶段中,企业对e化的发展必须有相当成熟的程度,也就是让企业建立起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第三个阶段中,藉由前面两个阶段的搭配,让知识能够有效的交流与分享,进而知识能够有效的创新。为有达成这三个阶段的目的,每一个阶段又有四个构面的工作需要来执行,分别是经营发展、文化创新、领导管理、与营运革新等四个构面。如何让组织走向正面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已成为企业刻不容缓的变革关键。组间学习讲究的目标是深广视野,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看出不同的导向,不同的见解,可是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的话,创新不必然会出现,反而冲突是必然的。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建构有五项修练。那五项修练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一项修练是什么,就是所谓的「系统思考」,彼得圣吉把它订为第五项,其它的四项修练分别是「自我超越」、「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改善心智模式」。不论是透过单环路学习,或者是双环路学习,我们都可以累积自己的知识,不断修正或补充旧有的知识。社群真正的意义在于藉由因特网建构一个能够自由交流的互动环境,把人们聚集在一起,使成员们能够应用社群所提供的功能彼此分享与互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并进一步创造出相互依赖与彼此了解的气氛。学习型的实务社群必须在个人学习、组内学习与组间学习三个机制整合起来的学习平台上来发展。在个人学习机制里,组织引导每一个人努力地培养好自己的专业长才、专业技能;在组内学习机制里,组织引导大家透过协同合作、心得分享的方式,整合组内多元见解;最后在组间学习的机制里,藉由整合组织内部各个不同功能部门的异质知识,来汇集出属于企业的「知识资本」。整个企业e化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短期里,企业内部的营运系统的信息化,办公室的自动化,走到营运决策支持的系统。甚至走到专家系统、更高层次的策略信息系统,加上供货商链管理、顾客关系管理,是中期的目标。长期要达成B2B及B2C等的电子商务模式。一个企业拟定出来的关键成功要素大概不超过十个。接着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关键成功要素,进一步用来找寻做好这些关键成功要素所需要的知识。透过这个模型的引导,企业因而可以比较清楚的找到关键知识是那些?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估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落后的结果因素),不能评估企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亦无法表达无形资产和智能资产的价值,更无法从中得知企业的成长,及经理人未来会将企业带往那一个方向。「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由策略衍生出来的绩效衡量新架构,它透过财务构面、顾客构面、企业内部流程构面、与学习与成长等四大构面,来考核一个组织的绩效。本章内容6.1知识管理三阶段概念模式图6-1知识管理三阶段概念模式综观来看,任何一个组织想要推动知识管理,必须掌握三阶段四构面的概念模式。在第一个阶段中,企业透过组织发展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素养,至少是学习型组织的素养。在第二个阶段中,企业对e化的发展必须有相当成熟的程度,也就是让企业建立起应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第三个阶段中,藉由前面两个阶段的搭配,让知识能够有效的交流与分享,进而知识能够有效的创新。为有达成这三个阶段的目的,每一个阶段又有四个构面的工作需要来执行,分别是经营发展、文化创新、领导管理、与营运革新等四个构面。在第一阶段的组织发展里,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