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第三章发展战略围绕中心工作抓旅游,谋划全局抓旅游,将旅游作为构建和谐、开放、诚信、科学发展的新忻州的战略切入口。立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优势支柱产业,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明确我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分工、战略步骤和起步工作,构建旅游大发展格局。一、战略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省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和忻州“十一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按照建设山西省旅游大市、全国旅游名市的定位,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越。(二)发展方针忻州市旅游业发展遵循36字方针:“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统筹协调、分级管理、精品带动、项目依托、创新发展”。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1、政府推动:全面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夯实基础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五福忻州”整体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引导和规范各旅游市场主体的行为,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全力营造加快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2、市场运作:按照“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五个一起上,自力更生和使用外资一起上”的原则,创新业态,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主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微观基础。3、社会参与:强化旅游产业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构建和谐社会功能,强调社会参与,吸纳社会力量来办旅游,可采取入股,个人承包等方式参与旅游的生产活动,真正实现旅游富民的目标。4、部门联动:政府主导下强化相关部门与旅游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重点领域加强合作,联合审批,联合执法,共同制定旅游相关的专项规划,如交通部门与旅游部门联合制定《忻州市旅游交通建设规划》,发改、国土、规划、卫生、地质矿产勘查与旅游部门联合制定《忻州市温泉旅游业发展规划》。5、统筹协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意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把旅游业的发展与增加就业、扶贫开发、推动新农村建设、拉动消费、扩大开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三大市场”、“五大片区”、“四大主体”和“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6、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各级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根据旅游资源等级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忻州旅游大发展。市里确定一批市级项目,突出重点予以实施,充分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特点,依托全市旅游发展重点,确定当地旅游重点项目,促进本区域旅游的发展。7、精品带动:以精品为目的地,以精品为吸引物,以精品为利润点,以精品为工作抓手带动和融合相关资源,发挥优势资源特色,全力打造五台山、芦第3页共16页第2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6页芽山等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和拳头产品,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联动开发、整体推进”的旅游发展格局。8、项目依托: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建设忻州市旅游项目库,科学论证,精心策划,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重点项目。市政府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配合,“十一五”重点抓好公共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行业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等三大类18项重点工程。9、创新发展:根据市场新需求,用新理念、新创意、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进行全面创新,挖掘新产品、树立新形象、培育新业态,使产业发展提升新水平。创新五台山、芦芽山、温泉和雁门关的经营机制,培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