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第二章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理论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产物。作为现代管理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企业战略管理已经成为管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战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石,为满足管理实践提出的要求不断发展、创新,而由形式、内容和方法等共同构成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则随着战略理论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一、演进轨迹:战略管理时代的到来一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安索夫(H.I.Ansoff)1976年出版的著作《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之中。安索夫在该书中指出,企业的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其实,对企业战略的应用与研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开始了,只不过,系统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1962年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一书出版,开创了研究企业战略问题的先河。从此,企业战略理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企业管理学分支学科得以发展。)并在70年代末一度形成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对战略研究与应用的“战略热”。80年代,由于企业战略理论不能圆满回答企业战略实践提出的一些基本问题,战略成功实施的概率也不能令人满意,战略管理普遍被企业冷落、忽视。进入21世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方式都在发生急剧变化,战略问题再次突出出来,企业战略管理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实践的历程来看,企业战略起源于企业计划,企业战略管理脱胎于企业长期规划,期间还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战略规划过渡时期。(一)长期规划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短暂的战后恢复时期和企业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与调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面临着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些变化的特点主要有: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呈现饱和趋势,人们对生活“数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量”的需要已经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多样化开始成为社会需求的主导。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二战中研究与开发的许多投术,一方面使许多行业的产品陈旧过时,另一方面又使主要以技术为基础的新行业应运而生。由于技术革新的加快以及产品周期的缩短,属于“创造需要”性的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密集度,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产品出口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展,资本输出,尤其是到国外投资办厂日益成为潮流,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就使争夺国际资源、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4.对企业、社会、消费者提高了要求,政府加强了限制。战后,企业一味强调获利而不择手段,如垄断行为,消费者操纵,夸张和欺骗性广告,售后服务质量低劣,产品不安全、不可靠,环境污染等。这一切必然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引起社会不满,从而对企业提出了高要求,政府出台了许多对行业、企业的管制或限制政策。这些变化迫使企业管理人员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寻求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长期规划”得以在企业中普遍运用,并作为最基本的管理技术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历史情况,通过趋势外推法对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依此制定出长期计划以应对变化。一般是在年度计划的基础上编制5年期的长期规划。(例如,1963年美国大公司中编制长期规划的占74%,到1967年这个比重上升到85%)。在长期规划时代,企业的主要活动集中于通过合并而实行企业经营多样化的计划与组织、跨国经营、前向一体化发展、产品——市场的革新等战略措施方面。这一时期形成的长期规划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雏型。(二)战略规划过渡时期应用长期规划这一管理技术有两个理论前提:一是认为促使环境变化的主动权在于企业本身,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二是认为外部环境是可以预测的,企业总可以制定计划以应付未来的变化。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政府的严格限制与各种调节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