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研究摘要:在对“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测算,本研究报告认为,相对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处于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发展较为均衡;而相对于目前的社会需求状况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已超出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但有逐步朝均衡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报告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发展需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走非均衡发展道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的内涵和研究思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的内涵目前,对于产业在地区间的发展均衡,人们更多的是从“绝对均衡”的角度来界定,即认为在某一时点上各地区静态发展水平的一致性,相应的衡量指标往往使用产业发展的绝对量指标或人均量指标进行测度。然而,这种“绝对均衡”只兼顾了“社会公平”,忽视了“效率”,实际上可能导致真正的“社会不公平”。我们认为,产业的地区均衡发展应从“相对均衡”的概念来理解,即将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与其自身的决定因素发展程度进行匹配,并对地区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对比,如果相一致,则认为产业的地区发展是均衡的,反之,则认为是非均衡的。因此,我们将“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中的“均衡”界定为:某一时期内,在各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需求状况等电信业发展需求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各地区电信业发展水平与这些因素的发展程度之间匹配程度的一致性。如果一致性高,我们称之为“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否则,我们称为“电信业地区非均衡发展”。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均衡”既考虑了电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等生产力的“匹配性”因素,又考虑了电信业发展与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等社会状况的“匹配性”因素,因此这一概念实际上同时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二)“电信业地区均衡发展”的研究思路在研究地区间电信业发展是否均衡时,关键是需要将各个地区的电信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进行比较,看各个地区的这一“匹配程度”是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实际研究中,根据定义来研究地区间电信业发展是否均衡显得十分困难,因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需求状况的指标都非常多,要将其综合成一个合理的指数(标)比较困难,而且大量数据的收集也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可采取另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一种研究思路:首先研究各个地区间电信业发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然后看这种差异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社会需求状况之间的差异是否匹配。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根据科学性、综合性和横向可比性的原则,并结合电信通信业务地区发展影响因素的性质,确定四种分类的指标(也即电信统计上的分类指标),从而构成了整个电信业地区发展差异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见表1。整个电信业地区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A层是目标层,即各地区电信发展水平;B层是分目标层,即反映A层的若干侧面;C层是指标层,是对B层的分解和具体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可得到各地区电信发展水平差异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2。根据“八五”末期、“九五”末期和“十五”初中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发展水平指标数据,并用每个指标的实际值和全国平均值相除,以使指标数据无量纲化,计算得到各地区电信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见表3。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发展水平差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东部地区的电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在1.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均在0.75以上,这说明在电信业的发展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情况最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十分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