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考情剖析考查内容考纲要求考查年份考查详情能力要求动能动能定理Ⅱ14年T15—计算,以传送带模型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15年T14—计算,利用动能定理求一个未知大小、未知方向的力做的功T15—计算,利用动能定理求粒子的速度理解、推理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16年T15—计算,以回旋加速器为背景,考查动能的表达式分析、推理17年T3—选择,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T14—计算,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理解、推理弱项清单,1.受力分析忽略或错误;2.不能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审题时不能画出运动过程图.知识整合第1课时动能定理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k=mv2.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________(选填“矢量”或“标量”).二、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或各个力做功之和),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2.表达式:W=mv-mv=____________.3.物理意义:__________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__________.(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____________.(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方法技巧考点1对动能及其变化的理解1.对动能的理解(1)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表达式Ek=mv2.(2)动能是状态量,和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速率)对应.2.关于动能的变化对于某一物体而言,速度变化,动能不一定变化(因为速度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能变化速度一定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动能变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合外力做功不为零.动能的变化量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对应于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动能的变化量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了,对应于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合外力做功.【典型例题1】(16年扬州模拟)(多选)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在它的水平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的速度由v1增加到v2时,上升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A.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N=mv,其中WN为支持力的功B.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合=0,其中W合为合力的功C.对物体,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N-mgH=mv-mv,其中WN为支持力的功D.对电梯,其所受合力做功为Mv-Mv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其动能一定变化C.物体的动能变化,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动能一定变化也越大考点2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公式中等号表明了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间的两个关系:①数量关系:即合外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外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②因果关系:合外力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l、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问题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2.运用动能定理需注意的问题(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无需深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初末的动能.(2)若过程包含了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分过程,既可分段考虑,也可整个过程考虑.但求功时,有些力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求出总功,计算时要把各力的功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公式.【典型例题2】如图所示,倾角θ=45°的粗糙平直导轨AB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3R的D处无初速度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3)滑块在斜面轨道BD间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在典型例题2中,若小滑块刚好能过C点,求滑块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典型例题3】在典型例题2中的滑...